[发明专利]一种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7033.2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亮;赵金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涿州市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7/06 | 分类号: | G10D7/06;G10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笙,包括笙斗和设置在笙斗上端开口处的笙斗盖,在所述笙斗盖上留有笙苗插孔,在每个笙苗插孔上均插有笙苗,所述笙苗包括苗管,在所述苗管下端设有笙簧安装孔,在苗管上端设有音窗孔,在笙斗前侧安有吹嘴连接部,吹嘴连接部与笙斗相连通;还包括压条,在所述笙斗盖上安有若干对朝向笙斗外侧的笙苗固定卡,每对笙苗固定卡均包括第一固定卡和第二固定卡,第一固定卡和第二固定卡对应设置,第一固定卡包括第一固定支腿、设置在第一固定支腿上的第一固定臂和铰接在第一固定臂上的第一凸块。该笙能将笙苗可靠固位,使得插入笙苗插孔内的笙苗不易松动甚至脱落,各笙苗不易向四周散开,笙苗安装更换方便,演奏者舒适感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发明涉及一种乐器,具体涉及一种能可靠固定苗管的笙。
背景技术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笙一般由吹嘴连接部、笙斗(即与吹嘴连接部相连的笙底座,作为气室)、笙簧(安装在笙苗下端并位于笙斗内,用做震动源,带动笙苗内的气体震动)、笙苗(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或铜管,其内气体可以震动以发出乐音)等部分构成,演奏者经吹嘴连接部将气体吹入笙斗内,通过用手盖住笙苗上的开孔(传统型)或者通过按键(为金属材质)打开笙苗上的音窗孔(按键型)来发音演奏。
一把笙中通常插有多根笙苗,如18根、27根、36根、42根等,笙苗往往分成若干排直接插在固定在笙斗上的笙苗插孔内,笙苗插孔与笙苗直径配合,利用笙苗外壁与笙苗插孔之间的摩擦力使笙苗固定。有些笙还对笙苗上部进行紧固,否则笙苗易散开,不能紧固成型。常见的固定笙苗方式一般采用矩形框来进行,矩形框位于笙苗上方,笙苗束缚在矩形框中间和周围。这种矩形框使用起来不仅安装拆卸非常不便,而且矩形的形状也不能完全与笙苗现有的弧形排布形状相适应,使得笙苗排布效果不好,也影响演奏者的舒适感。更重要的是这种固定方式仅能对笙苗的径向位移进行限定,保证各笙苗不向四周散开,但不能对笙苗的轴向位移进行限定。随着笙在搬运、倾倒、吹奏过程中的振动以及时间的累积,笙苗容易从笙苗插孔内松动甚至滑脱出笙苗插孔。松动后的笙苗由于其与笙簧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因此可能会使乐曲失去本应有的韵味,令演奏者和听众不满。为保证每次的演奏效果,演奏者常常会在每次演奏前或定期检查每根笙苗的固定情况,但如演奏者遗漏检查或者笙在搬运、倾倒、吹奏过程中的振动依旧可能会导致某根笙苗松动甚至脱落,影响演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笙,该笙能将笙苗可靠固位,使得插入笙苗插孔内的笙苗不易松动甚至脱落,各笙苗不易向四周散开,笙苗安装更换方便,不影响笙苗排布,演奏者舒适感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笙,包括笙斗和设置在笙斗上端开口处的笙斗盖,在所述笙斗盖上留有笙苗插孔,在每个笙苗插孔上均插有笙苗,所述笙苗包括苗管,在所述苗管下端设有笙簧安装孔,在苗管上端设有音窗孔,在笙斗前侧安有吹嘴连接部,吹嘴连接部与笙斗相连通;还包括压条,在所述笙斗盖上安有若干对朝向笙斗外侧的笙苗固定卡,每对笙苗固定卡均包括第一固定卡和第二固定卡,第一固定卡和第二固定卡对应设置,第一固定卡包括第一固定支腿、设置在第一固定支腿上的第一固定臂和铰接在第一固定臂上的第一凸块,在第一凸块上设有第一拨片,旋转第一拨片,第一拨片带动第一凸块旋转进而改变第一凸块边缘与第一固定臂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固定卡包括第二固定支腿、设置在第二固定支腿上的第二固定臂和铰接在第二固定臂上的第二凸块,在第二凸块上设有第二拨片,旋转第二拨片,第二拨片带动第二凸块旋转进而改变第二凸块边缘与第二固定臂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苗管侧面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支点;当所述压条通过固定支点压住安装在笙苗插孔上的笙苗时,压条一端位于第一凸块、第一固定臂和第一固定支腿之间的区域,另一端恰好位于第二凸块、第二固定臂和第二固定支腿之间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涿州市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涿州市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7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