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充电器的节能智慧灭屏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5466.4 | 申请日: | 202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刚;章涛涛;王伟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百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宁波众合亿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5 | 代理人: | 应仙根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充电器 节能 智慧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器的节能智慧灭屏控制电路,在智能充电器对待充电设备进行正常充电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使得三极管Q1导通,而三极管Q2截止,从而使得第一LED点亮,而第二LED不亮;当智能充电器连接待充电设备后,如果智能充电器未进行充电动作,则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得三极管Q1截止,而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得第一LED不亮,而第二LED点亮,同时MCU的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到显示屏驱动单元,显示屏驱动单元对智能充电器的显示屏断电,以将智能充电器的显示屏熄灭。本发明使得智能充电器在将电器设备的电池充满电后能够提示用户拔下插头,且能及时将智能充电器的显示屏熄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充电器的节能智慧灭屏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小家电的种类样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能耗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国家在这方面也非常重视。
消费者在使用充电器为电器设备的电池充电时,经常性会把电器设备的电源插头长时间插在充电器上,即使电器设备的电池充电完成也经常不会拔下电源插头,而一般电器设备插了电但不使用时依然会使得充电器消耗很多电能,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将电器设备的电源插头长时间插在充电器上,充电器的显示屏就会一直亮着,这也会消耗充电器所储存的电能,进一步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充电器的节能智慧灭屏控制电路,其使得智能充电器在将电器设备的电池充满电后能够提示用户拔下插头,且能及时将智能充电器的显示屏熄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充电器的节能智慧灭屏控制电路,包括一电池组、一电源管理单元、一控制单元、一充放电接口、一指令单元、一显示屏驱动单元、一显示屏、一第一指示单元和一第二指示单元;
电池组、电源管理单元、控制单元和充放电接口依次电连接;
指令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指令单元用于向控制单元发送指令以使电池组向充放电接口供电;
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指示单元、第二指示单元和显示屏驱动单元电连接;
第一指示单元包括一PNP型的三极管Q1和一第一LED,第二指示单元包括一NPN型的三极管Q2和一第二LED,第一LED与第二LED的发光颜色和亮度均不同,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第一LED电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地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第二LED电连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当智能充电器为待充电设备正常进行充电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当智能充电器连接待充电设备后但是智能充电器未进行充电动作,则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显示屏驱动单元电连接,显示屏驱动单元用于为显示屏供电,当智能充电器连接待充电设备后但是智能充电器未进行充电操作,则控制单元向显示屏驱动单元发送指令以使显示屏断电。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指示单元还包括电阻R1,电阻R1电连接在MCU的第一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指示单元还包括电阻R5,电阻R5电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LED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指示单元还包括电阻R2,电阻R2电连接在MCU的第一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指示单元还包括电阻R3,电阻R3电连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LED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指示单元还包括电阻R4,电阻R4电连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LED为绿光LED,第二LED为蓝光LED,第一LED的亮度大于第二L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百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百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5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