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掌子面泥膜气密性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54962.8 | 申请日: | 2022-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3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时光;唐立宪;李念国;何伟;马伟;车家伟;张博玮;骆小芳;李亚子;董加举;高波;李海;缪茂秋;石湛;徐小平;王超;李云波;陈啸宇;吕和顺;孙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垫 泥水 平衡 盾构 掌子面泥膜 气密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掌子面泥膜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计算并确定盾构机的切口压力值;逐步升高气垫仓的液位、调节气垫仓空气压力,至气垫仓内的压力接近切口压力值;逐步排浆降低气垫仓和开挖仓的液位,过程中利用保压系统进行补气和保压试验,排浆速度与保压系统补气量平衡,始终维持泥水仓和气垫仓内的压力为盾构机的切口压力值;气垫仓排浆之后,保持气压工作状态持续一段时间,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情况、保压试验前后渣土情况和监测地表/江面是否稳定,来判断切口面是否稳定,从而确定是否具备带压进仓条件。本发明方法成本较低、简单易懂,解决掌子面破碎、松散、发生超挖超排且水土压力高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带压进仓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泥水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掌子面泥膜气密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在掘进复合地层中,因刀盘刀具磨损、环流堵塞、泥水仓积仓等问题,不得不带压进仓进行刀具检查更换、泥水仓清仓等工作。
配合图1所示,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气垫仓一般处于中位(断面圆形,上正、下负、中间0位),泥水仓1为满仓泥浆,底部有泥浆门3连通。通过调整保压系统压力控制泥水仓1压力,泥水仓1仓上部气压的压力作用下,将泥浆稳定在中位(0位),使泥水仓1充满泥浆。因此气垫仓2液位处于0位时,气垫仓2压力大于泥水仓压力(盾构半径*0.01),盾构直径越大,压差越大。
盾体内有泥水仓1与气垫仓2的联通球阀7,打开时实现泥水仓1与气垫仓2的联通。
常规泥膜气密性检测方法为,泥水仓压力稳定后,直接打开连通阀,顶部连通后,在连通器原理作用下气体进入泥水仓1,泥浆液位通过底部泥浆门3实现两仓平衡。过程中气垫仓2压力较大,很快进入泥水仓1使气垫仓2压力升高,扰动掌子面泥膜,及时在过程中调节保压系统控制压力,因连通较快也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波动,不利于稳定掌子面泥膜。掌子面泥膜建立后,压力越稳定越有利于泥膜的保护。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掌子面泥膜气密性检测方法,有利于处理高水压环境下恶劣地质条件下,盾构开仓难、换刀难、施工风险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掌子面泥膜气密性检测方法,其包括步骤:
盾构机停机,泥膜形成,计算并确定盾构机的切口压力值;
逐步升高气垫仓的液位以及调节气垫仓空气压力,至气垫仓内的压力接近切口压力值;
打开泥水仓和气垫仓的连通阀,逐步排浆降低气垫仓和泥水仓的液位,排浆过程利用保压系统进行补气和保压试验,排浆速度与保压系统补气量平衡,始终维持泥水仓和气垫仓内的压力为盾构机的切口压力值;
气垫仓排浆之后,保持气压工作状态持续一段时间,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情况、保压试验前后渣土情况和监测地表/江面是否稳定,来判断切口面是否稳定,从而确定是否具备带压进仓条件。
进一步地,在逐步升高气垫仓液位的过程中,每升高1米液位则降低压力0.1bar,直至气垫仓液位至高限,气垫仓压力高于泥水仓压力0.02bar~0.03bar。
进一步地,逐步排浆降低气垫仓和泥水仓的液位的过程中,液位依次降低至2/3处、1/2处、1/3处的仓位高度。
进一步地,通过记录保压系统的补气量,5小时内保压系统的加载频率<10%,撑子面泥膜保压效果良好,则判断为具备带压进仓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保压系统包括空压机,通过所述空压机对气垫仓和泥水仓进行补气。
进一步地,保压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保压压力为盾构机的切口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4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