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连续熔池保温炉的低压铸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49779.9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0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虎;张花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汇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7 | 代理人: | 高永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连续 熔池 保温 低压 铸造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连续熔池保温炉的低压铸造设备,包括机架和多升液管连续熔池保温炉,多升液管连续熔池保温炉包括熔池保温炉体、多升液管炉盖、升液管系统、炉门、炉体倾转装置、辐射型的加热棒和炉体进气机构;熔池式保温炉体上配置耐火保温炉衬;熔池式保温炉体上配置有单独可分离的多升液管炉盖,炉盖上配置多根升液管口;多个升液管接口能够根据铸造工艺需求布置不同位置和数量的升液管;炉盖内壁开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加热棒,通过两侧电极通电后,加热棒升温并对铝水辐射加热,本设备通过定制炉型结构满足多升液管排布,保证炉内铝液温度均匀;特别适用于铸造生产大尺寸铝合金副车架、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等大型铝合金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连续熔池保温炉的低压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铝合金轻量化技术在汽车、高铁、军工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尺寸铝合金零部件如尺寸大于1米的空心整体副车架、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等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对铸造大尺寸零部件的装备及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低压铸造生产大尺寸铝合金副车架、电池箱体等零部件用铸造保温炉主要采用坩埚保温炉,坩埚保温炉构成主要包括坩埚以及保温炉衬,通过电阻带或电阻丝环绕加热,目前常用坩埚保温炉容量从300Kg到3T不等,据统计,坩埚保温炉实际生产使用寿命约为6个月,几个月即要更换一次坩埚保温炉,造成生产成本较高。且采用坩埚保温炉生产,每次补充铝液时均需升降炉盖及炉内升液管,使升液管频繁承受冷热交替温度变化,严重降低了升液管的使用寿命,造成升液管需要经常更换,增大了生产成本。
熔池保温炉的炉衬由耐火层保温层组成,多采用硅碳棒辐射加热或浸入式加热方式进行加热,熔池炉的使用寿命约为3年,是坩埚保温炉的5~6倍,相比坩埚保温炉生产成本更低,且熔池保温炉配有前置炉口,加注铝水方便。但是采用熔池保温炉铸造生产尺寸大于1米的大型铝合金副车架、电池箱体等零部件时也有比较明显的问题,熔池炉由于结构和尺寸的关系,采用的加热方式很容易导致炉内的铝液温度不均匀,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充型后铝液凝固时间延长,影响生产节拍,而过低的温度又会影响充型,保温炉内铝水温度不均匀严重影响铸造产品的性能。此外,对于生产大尺寸铝合金副车架、电池箱体等复杂薄壁零部件时,需要配置多升液管,熔池保温炉要布置加热装置,使得升液管的布置受限,造成生产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连续熔池保温炉的低压铸造设备。通过定制炉型结构满足多升液管排布,保证炉内铝液温度均匀,可以满足副车架、新能源电池箱体、导弹舱体等大型铝合金零部件多升液管复杂工艺的铸造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带有连续熔池保温炉的低压铸造设备,包括低压铸造设备机架,所述机架下方设有多升液管连续熔池保温炉,所述多升液管连续熔池保温炉设于轨道上;
所述多升液管连续熔池保温炉包括熔池保温炉体、多升液管炉盖、升液管系统、炉门、炉体倾转装置、辐射型的加热棒和炉体进气机构;
所述的熔池式保温炉体用以储存、保温金属铝液,所述炉体上配置耐火保温炉衬;
所述熔池式保温炉体上配置有单独可分离的多升液管炉盖,多升液管炉盖上布置升液管系统,具体为所述炉盖上配置多个升液管接口;多个升液管接口构成所述升液管系统,多个升液管接口能够根据铸造工艺需求布置不同位置和数量的升液管;
所述炉盖内壁开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辐射型的加热棒,通过两侧电极通电后,加热棒升温并对铝水辐射加热;
所述炉体上设置热电偶实时监控铝水的温度,并根据炉体内上方铝水平均温度、下方铝水平均温度,以及上下方铝水的平均温度差值对加热棒功率进行调控。
所述机架一侧设有换模小车。
所述换模小车旁同时有取料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9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