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9356.7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姜尚炎;杨树忠;高利民;陶凯;孟景辉;刘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45 | 分类号: | H04B17/345;H04B1/711;H04W4/02;H04W4/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沈珍珠;郝博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列车 控制系统 干扰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列车的第一运行控制信息、第二运行控制信息以及列车发送的运行信息;运行信息包括列车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三运行控制信息,第三运行控制信息由列车从基站接收;在第一运行控制信息与第三运行控制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送第一运行控制信息的信号的第一参数值以及发送第二运行控制信息的信号的第二参数值;在第一参数值以及第二参数值处于预设范围时,向基站发送多径干扰告警以及列车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在第一参数值以及第二参数值处于预设范围时,向基站发送多径干扰告警以及列车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了无线列控系统多径干扰的准确检测及精准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路无线列控系统直放站区间,普遍存在多径干扰现象,会引起列车的非正常级间转换。目前只能根据多径干扰原理,在线路上进行尝试性的直放站调整,产生的效果也只能在一段时间的列车运行后进行判断。
现有技术在基站处设立了定点列车控制信息的监测,但只能根据用户信息的传输情况判断是否有问题,并无法确定多径干扰出现在列车轨迹的何处。
综上,目前亟需一种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方法,用以高效准确地对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进行检测以及定位,该方法包括:
获取列车的第一运行控制信息、第二运行控制信息以及列车发送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一运行控制信息由基站向列车发出,所述第二运行控制信息由直放站向列车发出;所述运行信息包括列车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三运行控制信息,第三运行控制信息由列车从基站接收;
在所述第一运行控制信息与所述第三运行控制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运行控制信息的信号的第一参数值以及发送所述第二运行控制信息的信号的第二参数值;
在所述第一参数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值处于预设范围时,向基站发送多径干扰告警以及列车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装置,用以高效准确地对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进行检测以及定位,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列车的第一运行控制信息、第二运行控制信息以及列车发送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一运行控制信息由基站向列车发出,所述第二运行控制信息由直放站向列车发出;所述运行信息包括列车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三运行控制信息,第三运行控制信息由列车从基站接收;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运行控制信息与所述第三运行控制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运行控制信息的信号的第一参数值以及发送所述第二运行控制信息的信号的第二参数值;在所述第一参数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值处于预设范围时,向基站发送多径干扰告警以及列车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多径干扰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9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