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含水计量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5885.X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2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凯;张泽武;宫兆隆;梁亮;邵建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含水 计量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含水计量分析系统,涉及原油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混合箱与分样检测箱,混合箱的内部安装有竖向搅拌杆,混合箱的顶部安装有竖向搅拌杆旋转的旋转机构,混合箱的顶部还安装用于竖向搅拌杆往复性升降的升降机构;分样检测箱的内部安装有横向固定板。本发明通过旋转机构以及升降机构,使得竖向搅拌杆能够在混合箱的内部旋转并往复性升降,使得混合箱内部的石油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使得石油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提高后续水分检测的精准度,通过间歇机构,使得混合箱内部混合后的石油能够注入多个分样管的内部,能够提取四个样本,并对四个样本进行检测,能够更加精准获取到石油中的含水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油含水计量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采出液原油含水率化验的准确性对及时掌握油井生产动态、优化油藏生产参数、采取科学作业措施、实现原油产量压力传递、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石油行业原油含水率的测量方法很多,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蒸馏化验的方法,但从全过程来看,取样代表性差、蒸馏化验环节多、人为影响因素大,且检验时间较长不够快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油含水计量分析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蒸馏化验的方法,但从全过程来看,取样代表性差、蒸馏化验环节多、人为影响因素大,且检验时间较长不够快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原油含水计量分析系统,包括混合箱与分样检测箱,所述混合箱的内部安装有竖向搅拌杆,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安装有竖向搅拌杆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还安装用于竖向搅拌杆往复性升降的升降机构;
所述分样检测箱的内部安装有横向固定板,所述横向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形转动板,所述圆形转动板的顶部均布设置有四个分样管,所述混合箱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圆形转动板间歇旋转的间歇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分样检测箱的顶部螺栓固定有水泵,所述混合箱底部的一端连接有U型管,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U型管相连,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位于分样检测箱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还固定有竖向柱,所述竖向柱的顶部固定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一端的底部固定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固定有含水分析仪。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固定于混合箱的顶部,所述U型架的顶部螺栓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竖向旋转杆,所述竖向旋转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竖向搅拌杆,所述竖向搅拌杆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多个横向搅拌杆。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U型架的一端螺栓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靠近竖向搅拌杆一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靠近竖向搅拌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横向杆,所述横向杆靠近竖向搅拌杆的一端固定有圆形转动件,所述圆形转动件位于竖向搅拌杆的外侧且与竖向搅拌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旋转杆的外侧固定有矩形滑块,所述竖向搅拌杆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竖向旋转杆与竖向搅拌杆之间通过矩形滑块与矩形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贯穿U型架的内部且与U型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间歇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的顶部固定有横向连接件,所述第一旋转件一端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形辊,所述混合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竖向旋转轴,所述竖向旋转轴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旋转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旋转件适配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外侧开设有四个第二弧面,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内部开设有与圆形辊适配的斜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未经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5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