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I数据云测质量的提升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5285.3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舒振峰;杨政;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指南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Q10/06;G16H1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戴圆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i 数据 质量 提升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AI数据云测质量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I数据云测质量的提升方法包括:
S10、对各医疗数据库内数据进行整合,确定第一数据集;
S20、基于预设标准对所述第一数据集进行交叉比对及智能运算,得到第二数据集;
S30、将所述第一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数据集进行规则变更,并利用经过规则变更后的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来进行建库,得到原始规则及元数据初筛内容数据库;
S40、对所述原始规则及元数据初筛内容数据库中的指标元数据集合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得到新标准数据集;
S50、将所述新标准数据集输入到深度学习网络中,得到临床应用数据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标准包括地区高发病症医学诊疗临床数据、国际医学级国内临床数据共识标准、医学文献标准、医学各分支专家根据历年数据验证结果标准以及专家共识推荐结果标准;
所述基于预设标准对所述第一数据集进行交叉比对及智能运算,得到第二数据集,包括:
基于所述地区高发病症医学诊疗临床数据、国际医学级国内临床数据共识标准、医学文献标准、医学各分支专家根据历年数据验证结果标准、专家共识推荐结果标准中的共有标准,对所述第一数据集进行比对及智能运算,得到第一相关数据;
基于所述地区高发病症医学诊疗临床数据、国际医学级国内临床数据共识标准、医学文献标准、医学各分支专家根据历年数据验证结果标准、专家共识推荐结果标准中的非共有标准,对所述第一数据集进行交叉比对及智能运算,得到第二相关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相关数据和所述第二相关数据,得到第二数据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数据集进行规则变更,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数据集用标准数据模板进行梳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经过规则变更后的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来建库,得到原始规则及元数据初筛内容数据库,包括:
通过对经过规则变更后的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进行字段确定和提取,得到第一指标元数据集;
通过对经过规则变更后的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进行文本结构化处理,得到第二指标元数据集;
通过对经过规则变更后的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进行名称编码,得到第三指标元数据集;
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元数据集、所述第二指标元数据集及所述第三指标元数据集,生成指标元数据集合,得到原始规则及元数据初筛内容数据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之前,还包括;
对经过规则变更后的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进行可用性评估,其中,所述可用性评估包括数据一致性评估、代码和名称一致性评估及数据精确性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来更新所述原始规则及元数据初筛内容数据库。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经过规则变更后的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通过大数据挖掘和推算算法融合推算出新数据;
根据所述新数据来更新所述原始规则及元数据初筛内容数据库。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S60、将所述临床应用数据集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获取未知元数据;
S70、在将所述未知元数据与所述指标元数据集合进行比对之后,更新所述指标元数据集合,并根据新的指标元数据集合重复执行步骤S40-S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指南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指南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52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逗宠装置
- 下一篇: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