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配电拓扑结构网的节点开关信息主动轮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2958.X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3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汤瀚博;徐旭;程斌;赵文浩;蒋吕兴;姜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G01R31/08;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刘竹青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配电 拓扑 结构 节点 开关 信息 主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配电拓扑结构网的节点开关信息主动轮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包含总保、中保以及终端作为节点的配电拓扑结构网并进行节点配置;S2、总保根据第一轮询表分别向下级中保发送第一电流调制信号,中保依次获取对应第一电流调制信号执行相应动作;S3、中保向下级终端依据第二轮询表向下级终端发送第二电流调制信号,终端接收第二电流调制信号执行相应动作;S4、总保依次获取各中保端上传的数据对拓扑结构网的各节点开关进行量化分析,定位故障节点开关。方案通过设定各层级节点的触发条件,有序的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收发,避免了信息的冗余和堵塞,能够精确的识别故障节点,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基于配电拓扑结构网的节点开关信息主动轮询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智能融合终端是智慧物联体系“云管边端”架构的边缘设备,具备信息采集、物联代理及边缘计算功能,支撑营销、配电及新兴业务,能够很好的融合到新型电力网中作为信息分析和决策的智能化设备。
现有智能配网系统的各个层级的节点数目众多,涉及到众多数据的收发和管理存在极大困难,如何有序的获取数据和上传数据,并对故障数据进行甄别,对故障节点进行定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配电拓扑结构网的节点开关信息主动轮询方法,通过设定各层级节点的触发条件,有序的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收发,避免了信息的冗余和堵塞,能够精确的识别故障节点,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基于配电拓扑结构网的节点开关信息主动轮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包含总保、中保以及终端作为节点的配电拓扑结构网并进行节点配置;
S2、总保根据第一轮询表分别向下级中保发送第一电流调制信号,中保依次获取对应第一电流调制信号执行相应动作;
S3、中保向下级终端依据第二轮询表向下级终端发送第二电流调制信号,终端接收第二电流调制信号执行相应动作;
S4、总保依次获取各中保端上传的数据对拓扑结构网的各节点开关进行量化分析,定位故障节点开关。
作为优选,S1中,构建包含总保、中保以及终端作为节点开关的配电拓扑结构网,包括:
总保至少与两个下级中保电连接,中保至少与两个下级终端电连接。
作为优选,S1中,节点配置包括:
配置总保端的第一轮询表、第一电流调制器、第一接收单元;
配置中保端的第二轮询表、第二电流调制器、第一频率识别器、第二接收单元;
配置终端的第二频率识别器。
作为优选,所述S2中,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中保的开关地址配置第一轮询表,所述第一轮询表中包括有所有下级中保的开关地址;根据第一轮询表配置第一电流调制器的第一电流频率,所述第一电流频率注入下游线路生成第一电流调制信号;所述第一电流调制信号作为中保的动作触发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S3中,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终端的开关地址配置第二轮询表,所述第二轮询表中包括有所有下级终端的开关地址;根据第二轮询表配置第二电流调制器的第二电流频率,所述第二电流频率注入下游电路生成第二电流调制信号;所述第二电流调制信号作为终端的动作触发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流调制信号作为中保的动作触发信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29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