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紧防脱链条传动机构及自行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41519.7 | 申请日: | 202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叙麟;郝勇;林伟文;陈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9/16 | 分类号: | B62M9/16;B62M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防脱 链条 传动 机构 自行车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紧防脱链条传动机构及自行车,涉及传动机构的技术领域,包括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链条,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推动链条的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推动盘,推动盘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多个推动齿,多个推动齿设置在推动盘上且绕第一转轴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外链节和内链节外侧壁之间配合形成有啮合空间,当主动链轮与内链节啮合时,推动齿与啮合空间啮合且用于和主动链轮配合同时推动链条移动。本申请通过当主动链轮与内链节啮合时,推动齿与啮合空间啮合,因此实现主动链轮和推动齿同时推动链条移动,从而降低了主动链轮与链条啮合时力度过大而损伤的概率,因此提高了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传动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紧防脱链条传动机构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链条传动机构大多数由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被动链轮运动,如需对运行速度进行调节,则对链轮大小进行调节,如需加大链条承载能力,通过加大链条节距可达到效果。
主动链轮与链条啮合后带动链条移动,而链条带动被动链轮转动,而主动链轮与链条啮合时,仅仅依靠主动链轮的链齿与齿条进行啮合传递动力,因此使得链齿与链条接触部容易由于受力过大而损坏,因此降低了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紧防脱链条传动机构及自行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紧防脱链条传动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包括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用于支撑的基座上的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所述链条包括多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外链节和内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推动链条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推动盘,所述推动盘设置在第一转轴上;
多个推动齿,多个所述推动齿设置在推动盘上且绕第一转轴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外链节和内链节外侧壁之间配合形成有啮合空间,当所述主动链轮与内链节啮合时,所述推动齿与啮合空间啮合且用于和主动链轮配合同时推动链条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轴转动带动主动链轮和推动盘同时转动,当主动链轮与内链节啮合时,推动盘带动推动齿进入啮合空间进行啮合,因此主动链轮推动链条移动时,推动齿推动链条同时移动进行分力,从而实现主动链轮和推动齿同时推动链条移动,从而降低了主动链轮与链条啮合时力度过大而损伤的概率,因此提高了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
同时通过推动齿和主动链轮同时与链条进行分力,从而降低了链条因为磨损而松脱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推动齿沿靠近或远离啮合空间方向转动安装在推动盘上,所述推动盘上设置有推动推动齿转至啮合空间外侧的推动弹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推动齿与啮合空间啮合的推动板;当所述主动链轮与内链节啮合时,所述推动齿在推动板推动作用下啮合且能卡接到啮合空间上,而当所述主动链轮与内链节脱离时,所述推动齿在推动弹簧作用下与啮合空间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链轮与链条脱离时,推动齿在推动弹簧作用下与啮合空间脱离;而主动链轮与内链节啮合时,推动齿在推动板推动下与啮合空间啮合且卡接在啮合空间上,从而可以使得推动齿与啮合空间配合更紧密,从而降低了推动齿推动链条移动时发生相对位移而损坏的概率,因此提高了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链条松脱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推动齿远离转动一端伸至内链节外侧且设置有防脱板,所述推动齿与啮合空间啮合时,所述防脱板抵触在内链节上且用于阻挡链条与主动链轮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齿与啮合空间啮合时,防脱板抵触在内链节上进行限位,从而降低了链条松脱的概率,而推动齿与啮合空间脱离时,推动齿带动防脱板远离链条,从而降低了防脱板与链条发生碰撞而损坏的概率,因此提高了防脱板对链条的限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1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缠绕瓜秧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照不变尺度空间的特征描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