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39763.X | 申请日: | 202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4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洁;郑冰洁;孙朝宁;甘吉松;刘子莲;朱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12;G01R31/28;G01N33/00;G01N1/34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丹 |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材料 兼容性 测试 装置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设备。电子材料制备于清洗后的电极板上,电极板包括多种间距类型的梳形电极,不同间距类型的梳形电极之间的导电带宽不同,不同间距类型的梳形电极之间的导电带间隙不同,且多种间距类型的梳形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梳形电极的导电带宽小于预设标准带宽且导电带间隙小于预设标准带间隙;兼容性测试装置包括清洗后的电极板、金手指;清洗后的电极板与金手指连接,用于对电子材料进行兼容性测试,以得到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结果。采用本装置能够对印刷电路中的电子材料开展兼容性测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印刷电路也向微型化、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印刷电路的组装过程中会将各类电子材料制备到电极板上,电子材料包括互连材料、过程材料、粘接材料、防护材料和元件材料等。由于各类电子材料之间均会因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不兼容,降低印刷电路的可靠性。例如,A厂家的助焊剂和B厂家的锡膏之间的化学性能不兼容,可能会导致印刷电路发生腐蚀、烧板、漏电、开路等失效现象。因此,如何对印刷电路中的电子材料开展兼容性测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印刷电路中的电子材料开展兼容性测试的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装置。该电子材料制备于清洗后的电极板上,该电极板包括多种间距类型的梳形电极,不同间距类型的梳形电极之间的导电带宽不同,不同间距类型的梳形电极之间的导电带间隙不同,且该多种间距类型的梳形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梳形电极的导电带宽小于预设标准带宽且导电带间隙小于预设标准带间隙;该兼容性测试装置包括该清洗后的电极板、金手指;
该清洗后的电极板与该金手指连接,用于对该电子材料进行兼容性测试,以得到该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兼容性测试装置还包括盖板,该盖板用于覆盖该电极板上的梳形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兼容性测试装置还包括连接介质,该连接介质用于将该电极板和该盖板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电极板的两端设置有榫卯结构,该盖板通过该榫卯结构覆盖该电极板上的梳形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电极板的厚度通过该榫卯结构的厚度调节。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如上述任一项该的兼容性测试装置中的该金手指供电预设时长,以对该电子材料进行兼容性测试,得到该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对该电子材料进行兼容性测试,得到该电子材料的兼容性测试结果,包括:
对该电子材料进行兼容性测试,以确定制备有该电子材料的该电极板的电子材料之间的绝缘性、制备有该电子材料的该电极板上的梳形电极的腐蚀程度以及枝晶生长情况;
根据该绝缘性、该腐蚀程度以及该枝晶生长情况,得到该兼容性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确定制备有该电子材料的该电极板上的梳形电极的枝晶生长情况,包括:
利用X射线确定制备有该电子材料的该电极板上的梳形电极的枝晶生长情况。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97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