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8882.3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9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林;李大猛;张沛沛;何锐瑞;胡江春;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C41/26 | 分类号: | E21C41/26;E21C41/32;E21C47/00;E21F5/04;E21F5/20;E21F17/18;B66C5/02;B66C13/00;B66C1/1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修复 型浅层 矿产 开采 装备 方法 | ||
1.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骨架、搬运机斗以及连杆组件;
所述龙门骨架包括一个横杆和两个纵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纵杆的上端相连,每个所述纵杆的下端均安装滑轮;
所述搬运机斗设置在两个所述纵杆之间,且所述搬运机斗通过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搬运机斗用于在工作期间,对开采区域进行开采以及对开采区域进行复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骨架包括外骨架、内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骨架和所述内骨架之间的隔声材料;所述隔声材料包括填充于所述外骨架和所述内骨架之间的第一隔声材料,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骨架和所述内骨架之间的一对曲折布设的第二隔声材料,且所述第一隔声材料包裹在所述第二隔声材料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杆上开设有水雾喷洒管,且在所述水雾喷洒管的下部设置有出风口,并在所述出风口处布设抽风机和空气过滤装置;在所述横杆上开设有进风口,并在所述进风口处布设进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接装置、搬运架连杆、搬运架和搬运机斗悬绳;
所述横杆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多个所述搬运架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搬运架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搬运架连接,所述搬运架通过所述搬运机斗悬绳与所述搬运机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电能调制电路和可充电电池;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布设于所述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的向阳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通过电能调制电路与所述可充电电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变形传感器;所述位移变形传感器用于对生态修复区域的表土沉降量进行监测。
7.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开采境界,将待开采矿区分割为若干个开采子区域;
运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依序开采所述开采子区域,以使所述开采子区域转换成开采空区并在所述开采空区附近放置开采所述开采子区域时产生的破碎覆岩和覆土;
在所述开采空区内依次填充所述破碎覆岩和所述覆土,并在所述覆土上种植植被进行生态修复,从而形成生态修复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生态修复区域上布置多个位移变形传感器;所述位移变形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表土沉降量进行监测;
当所述位移变形传感器监测到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表土沉降量大于设定阈值时,对所述生态修复区域进行补土补种植被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开采过程为:
从第一开采子区域开始,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沿着轨道由一侧开采境界线向另一侧开采境界线推进,开采到另一侧开采境界线时,再将生态修复型浅层矿产开采装备掉头,沿着轨道由另一侧开采境界线向一侧开采境界线推进,循环往复,直至将整个开采矿区矿产资源开采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88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