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矸双皮带联合干选系统及筛选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8876.8 | 申请日: | 202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3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文;王璐瑶;李博;李娟莉;张杰;高吉宏;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B07C5/38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祁宏伟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双 皮带 联合 系统 筛选 方法 | ||
1.一种煤矸双皮带联合干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筛机(3)、控制器(5)、龙门机械手(6)、机械手皮带(7)、气喷分拣机构(8)、气喷皮带(9)和煤矸整列装置(10),
所述的动筛机(3)上设置有可以让粒径≥150mm的物料通过的上层出料口(3.5)、可以让粒径为50mm~150mm之间的物料通过的中层出料口(3.6)以及可以让粒径<50mm物料通过的下层出料口(3.8);
上层出料口(3.5)接机械手皮带(7),中层出料口(3.6)接气喷皮带(9),机械手皮带(7)上方设置有第一煤矸识别装置以及龙门机械手(6),第一煤矸识别装置识别区分物料中的煤与矸石,龙门机械手(6)根据第一煤矸识别装置识别的结果分别将煤与矸石拣入煤仓或矸石仓;气喷皮带(9)前部设置煤矸整列装置(10),气喷皮带(9)中部上方设置第二煤矸识别装置,第二煤矸识别装置识别区分物料中的煤与矸石,气喷皮带(9)根据整列机构的物料通道分为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又细分为多个虚拟子通道,气喷皮带(9)尾部多排物料通道的出口处设置多个气喷分拣机构(8),每个气喷分拣机构(8)对应气喷皮带的一个虚拟子通道,气喷分拣机构根据第二煤矸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分别将煤与矸石拣入煤仓或矸石仓;第一煤矸识别装置和第二煤矸识别装置与控制器(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矸双皮带联合干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门机械手(6)包括手爪固定架(6.1)、手爪丝杠(6.2)、手爪导轨(6.3)、丝杠滑块(6.4)、导轨底座(6.5)、手爪电机(6.6)、移动爪(6.7)、导轨滑块(6.8)和固定爪(6.9),手爪丝杠(6.2)和手爪导轨(6.3)通过导轨底座(6.5)安装有手爪固定架(6.1)上,手爪丝杠(6.2)由手爪电机(6.6)驱动,手爪导轨(6.3)对称设置在手爪丝杠(6.2)两侧,手爪丝杠(6.2)上设置有丝杠滑块(6.4),手爪导轨(6.3)上设置有导轨滑块(6.9),丝杠滑块(6.4)和导轨滑块(6.9)上安装有同一个移动爪(6.7),所述的手爪固定架(6.1)底部还安装有固定爪(6.9),移动爪(6.7)与固定爪(6.9)对称设置,手爪固定架(6.1)上设置两组型号的由移动爪(6.7)和固定爪(6.9)组成的手抓,分别为1#手爪和2#手爪,1#手爪的手爪丝杠行程50mm~250mm,用于抓取粒径≤250mm的矸石,2#手爪丝杠行程50mm~400mm,用于抓取粒径在250mm~400mm的矸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矸双皮带联合干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气喷分拣机构(8)包括由高压气阀控制的气喷嘴,对每一个气喷分拣机构(8)的气喷嘴进行编码,编码规则为a-b,a为通道号,b为虚拟子通道号;气喷皮带末端靠近皮带处设置煤仓,远离皮带处设置矸石仓,若物料为煤,则直接落入煤仓,若物料为矸石,则在下落过程中被气喷嘴吹出的高压气体吹入矸石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矸双皮带联合干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列装置(10)包括竖直导流板(10.1)、导流板固定件(10.2)、导流板连杆(10.3)、固定卡扣(10.4)以及整列装置固定架(10.5),竖直导流板(10.1)并排设置有多组,相邻竖直导流板(10.1)之间自上而下呈漏斗形通道,竖直导流板(10.1)之间穿设有导流板连杆(10.3),导流板连杆(10.3)通过导流板固定件(10.2)与导流板(10.1)固定,导流板连杆(10.3)两端通过固定卡扣(10.4)与整列装置固定架(10.5)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矸双皮带联合干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固定件(10.2)包括弹性固定挡圈(10.2.1)、六角螺栓(10.2.2)以及六角螺母(10.2.3),弹性固定挡圈(10.2.1)为半圆弧形结构,半圆弧形结构的两端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穿孔,穿孔内设置有六角螺栓(10.2.2),六角螺栓(10.2.2)端部由六角螺母(10.2.3)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88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