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蟹虾贝同池异位串联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7070.7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许文军;张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0 | 分类号: | A01K61/50;A01K61/59;A01K63/00;A01K63/04;A23K10/18;A23K10/22;A23K10/26;A23K10/30;A23K10/37;A23K20/105;A23K20/147;A23K20/158;A23K20/174;A23K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樊铮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蟹虾贝 池异位 串联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蟹虾贝同池异位串联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池布置:养殖池包括相互独立的蟹养殖区、虾养殖区和贝养殖区;(b)养殖:在相应区域内投放水产;养殖过程中每日换水,换水过程中,水流沿蟹养殖区‑虾养殖区‑贝养殖区方向流动;每日在蟹养殖区、虾养殖区投喂饵料;(c)起捕。将原有池塘划分成蟹类、虾类、贝类养殖功能区,蟹、虾、贝的养殖空间相对独立,建立蟹‑虾‑贝同池异位串联养殖方法,提高水质调控能力和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实现蟹类清水养殖,虾类、贝类肥水养殖,提升三种水产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养殖尾水减量达标排放,从达到绿色高效养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蟹虾贝同池异位串联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蟹-虾-贝同池混养是海水池塘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梭子蟹主养塘内混养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脊尾白虾)和缢蛏(或毛蚶)已成为浙江、江苏海水围塘养殖最具代表性的优势模式,这种蟹-虾-贝立体综合混养模式的特点是水体养虾、塘底养蟹、底泥养贝,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主要给梭子蟹投饵,虾类摄食残饵,贝类滤食水中藻类及有机碎屑。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混养生物学原理,通过将不同食性、不同摄食方式和不同栖息习性的种类放养在同一水体中,使得养殖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
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蟹-虾-贝同池混养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梭子蟹、脊尾白虾、缢蛏3个品种混养中存在以下问题:(1)梭子蟹、脊尾白虾、缢蛏对水质的偏好不同,梭子蟹喜好清水,缢蛏因其主要摄食水体中的藻类,所以喜好肥水,脊尾白虾介于两者之间,因此三者共存时在水质调控上难以做到两者兼顾,所以难以实现三者同时高产;(2)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3)养殖尾水中的一些水质指标如总氮总磷以及COD等都不达标,其在排放前需要进行再处理,成本较高。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524155A”公开了一种滩涂贝类与虾蟹混合养殖的海水围塘系统,整个海水围塘用尼龙网隔成贝类养殖区和虾蟹养殖区两个部分,同时在虾蟹养殖区域靠近贝类养殖区域一边安置增氧机,可避免在阴雨天贝类生物量比较大时水体中饵料微藻全被消耗,能保证在整个养殖期滩涂贝类都能获得足够饵料,同时保证虾蟹养殖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环境。但是这样的养殖方法仍然无法对水体中的营养进行充分处理,同时排出水体的水质指标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蟹虾贝混养时营养利用率低、养殖效果差、排出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蟹虾贝同池异位串联养殖方法,将原有池塘划分成蟹类、虾类、贝类养殖功能区,蟹、虾、贝的养殖空间相对独立,建立蟹-虾-贝同池异位串联养殖方法,提高水质调控能力和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实现蟹类清水养殖,虾类、贝类肥水养殖,提升三种水产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养殖尾水减量达标排放,从达到绿色高效养殖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蟹虾贝同池异位串联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池布置:对养殖池进行修整后消毒,满足养殖需要;所述养殖池包括蟹养殖区、虾养殖区和贝养殖区,所述蟹养殖区设有进水阀,所述蟹养殖区与虾养殖区之间设有第一换水闸,所述虾养殖区域贝养殖区之间设有第二换水闸,所述贝养殖区底部设有带开关的出水管;
(b)养殖:在蟹养殖区投放蟹类、在虾养殖区投放虾类、在贝养殖区投放贝类,进行水产养殖;养殖过程中每日换水,换水方法如下:打开出水管排出贝养殖区内60~80%水后关闭出水管,再依次打开第二换水阀、第一换水阀、进水阀,直至养殖池内水位满足需求后关闭第二换水阀、第一换水阀、进水阀;每日在蟹养殖区、虾养殖区投喂饵料;
(c)起捕:十月中下旬,起捕虾类,停止虾养殖区饵料投喂,其他养殖方式不变;春节前后,起捕蟹类、贝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7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