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6582.1 | 申请日: | 2022-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2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戈志敏;章建;周威;唐姣君;温娟;黄明;钟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G01N27/62;G01N15/02;H01M4/58;H01M4/62;H01M4/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磷酸 正极 材料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评估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高温固相法制备的磷酸铁锂LFP,用筛网对LFP材料进行筛分;步骤2,取步骤1中筛选后的磷酸铁锂LFP正极粉末浸没在各pH值溶剂中;步骤3,同时对浸泡时的磷酸铁锂LFP正极粉末进行搅拌;步骤4,让步骤3中搅拌完成后的溶剂静置观察溶剂变化;步骤5,对步骤4中静置完成后的溶剂收集上浮物、下沉物、溶剂做分析。本发明能准确的定性判断C包覆LFP材料的效果,以及浸泡溶液对LFP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同时测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91年索尼公司推出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以来,锂离子电池技术在3C、动力汽车、电动工具、储能等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安全性、成本低在新能源车、储能等上得到大力应用。
由于磷酸铁锂材料本身电导率低,因此目前普遍采用碳包覆的方法来增强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碳包覆LFP材料具有提高导电率,还具有阻碍晶粒增长的作用。
目前评价碳包覆层主要是通过测试粉末的电阻率来表征磷酸铁锂材料粉体的导电性或通过高精度电子显微镜观察颗粒碳层的厚度及分布情况,由于粉体电阻率受到了粉体形貌、仪器设备、测试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表征材料的导电性,也不能反映碳层的包覆效果,无法准确的测出较为精密的数据,通过高精度电子显微镜观察成本过高且不能很好反应碳与颗粒之间的结合情况。
因此需要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粉体电阻率受到了粉体形貌、仪器设备、测试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表征材料的导电性,也不能反映碳层的包覆效果,无法准确的测出较为精密的数据,通过高精度电子显微镜观察成本过高且不能很好反应碳与颗粒之间的结合情况,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高温固相法制备的磷酸铁锂LFP,用筛网对LFP材料进行筛分;
步骤2,取步骤1中筛选后的磷酸铁锂LFP正极粉末浸没在各pH值溶剂中;
步骤3,步骤2中同时对浸泡时的磷酸铁锂LFP正极粉末进行搅拌;
步骤4,步骤3中搅拌完成后的溶剂静置观察溶剂变化;
步骤5,步骤4中静置完成后的溶剂收集上浮物、下沉物、溶剂做分析。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筛网为1000目-3000目的不锈钢筛网。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磷酸铁锂LFP正极粉末取定量为10克-100克。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各pH值溶剂的数量定量为100毫升-500毫升,PH值分别为4或6或8。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pH溶剂为草酸、磷酸、钨酸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搅拌时间为10分钟-180分钟。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静置时间为2小时-360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准确的定性判断C包覆LFP材料的效果,以及浸泡溶液对LFP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同时测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6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