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纳木霉GXM-200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833547.4 申请日: 2022-07-14
公开(公告)号: CN114989994B 公开(公告)日: 2023-05-26
发明(设计)人: 李玮;谢蜀豫;黄秋凤;曹慕明;陈国品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01N63/38;A01P3/00;C05F17/20;C05G3/60;A01G13/00;A01G17/00;C12R1/885
代理公司: 广西中知华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40 代理人: 梁秀新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加纳 gxm 200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加纳木霉GXM‑200及其应用,本发明筛选的加纳木霉GXM‑200具有生长较迅速、菌丝扩展攀爬性能较强、快速占据生长空间,能有效的抑制了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穗轴褐枯病的生长,应用菌株加纳木霉GXM‑200制备微生物肥料和菌剂,能在葡萄树体表面、废弃枝条或土壤中形成生态位优势进而抑制病原菌滋生,从而对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和穗轴褐枯病都具有良好的防控作用;由此说明,本申请的菌株加纳木霉GXM‑200是一株对葡萄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生防菌,适合用于辅助化学药剂清园以改善果园微生物生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加纳木霉GXM-200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穗轴褐枯病等果穗疾病是危害葡萄果实的重要病害之一,影响着葡萄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目前,针对上述疾病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但是葡萄果园如果多年长时间使用化学药剂会导致果园环境污染、对有益真菌形成无差别杀灭引发果园微生物生态失衡、引起病原菌耐药性等风险。而且,常年使用化学药剂,容易诱导葡萄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最后导致无药可用。因此,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已筛选出多种对葡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生防细菌包括内生菌隐球菌Cryptococcus、水拉恩式菌Rahnella aquatilis和变形斑沙雷菌Serratiaproteamaculans、多粘类芽胞杆Paenibacilluspolymyxa等多种微生物生防剂。木霉属微生物也是重要的生防微生物,其中绿色木霉、哈茨木霉、长枝木霉等已有商品化的产品在售,但目前已有木霉产品大多存在耐热性较差,菌丝体在寡营养条件下生长扩散较慢等缺点。同时,现有木霉产品大多主要针对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单一病害具有较好防控效果,而对于南方湿热产区葡萄花果穗上多发的白腐病、炭疽病、穗轴褐枯病等的综合防控效果不理想。

在目前已开发的生物防治菌剂中,大多存在防治广谱性较差的问题,即只针对某几种病害具有防治效果,这就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大田常发多发的病害病原菌无法用现有商品菌剂进行防治的情况。因此,为了应对多样化的病害防治需求,不断从自然界中挖掘新的生防微生物菌株资源,获得有确切功效的生防菌新菌株,丰富现有的生防菌产品序列,是目前生物防治技术发展的关键基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为解决现有商品木霉菌株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本发明拟提供一株能防治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和穗轴褐枯病的加纳木霉新菌株,其具有耐热性较好、菌丝生长迅速、对病原菌菌落浸染覆盖快、扩展攀爬能力极强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株加纳木霉(Trichoderma ghanense)菌株GXM-200,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2022419,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 2022年4月14日。

本发明还包含所述的加纳木霉(Trichoderma ghanense)菌株GXM-200的生物肥。

本发明还包含所述的加纳木霉(Trichoderma ghanense)菌株GXM-200或所述的生物肥在防治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和/或穗轴褐枯病上的应用。

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加纳木霉(Trichoderma ghanense)菌株GXM-200在抑制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和/或穗轴褐枯病病原菌生长上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葡萄白腐病的病原菌为白腐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所述葡萄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所述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为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pp.),所述葡萄穗轴褐枯病的病原菌为葡萄生链格孢(Alternariaviticol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3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