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天地一致性的索网天线型面预测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30214.6 | 申请日: | 2022-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2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逸群;关怀;张瑞祥;何永喜;胡乃刚;张家铖;熊吉川;刘顺畅;杨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7/16;G06F17/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丹 |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天地 一致性 天线 预测 调整 方法 | ||
1.面向天地一致性的索网天线型面预测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设计实物天线HM0时的理想天线建立有限元模型作为初始数学模型AM0,测量实物索网天线所有节点的位置组合所有节点平衡方程,得到索网天线自由节点的平衡矩阵A3(n-c)×m;其中,n为索网天线节点总数,c为索网天线固定节点数,n-c为索网天线自由节点总数,m为索网天线索单元总数;
步骤2,计算由步骤1得到的平衡矩阵A的秩rA,得到独立自由模态数s1=m-rA,计算挑选出s1根索单元编号作为待测量索力索单元编号序列N1,并将实物天线索力T分为待测量索力T1和待求解索力T2,待测量索力T1和待求解索力T2相对应的平衡矩阵分块为A1、A2;
步骤3,测量实物索网天线HM0索单元编号序列为N1的索力T1,通过分块平衡方程计算待求解索力T2:
步骤4,令索网天线数学模型AM0的调整次数k1=0,记实物天线HM0初始索力根据步骤1得到的实物索网天线节点位置和实物天线索力修改索网天线数学模型中相应的节点位置为修改初始数学模型的索力为得到修正后的有限元数学模型AM1,则数学模型AM1和实物天线HM0保持一致;
步骤5,基于修正后的数学模型AM1施加反向等效节点重力、去除重力项得到无重力模型AM2,其中反向等效节点重力为-Gf,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索网天线变形后的平衡态,则自由节点位移向量表示为:
其中,Kff、Kfb为分块刚度方程,Ub为边界节点位移;
步骤6,星载天线的常温参考温度设置为Tc=20℃,将天线的工作温度区间[-160℃,120℃]等分为15个工况温度,分析每个温度T工况下的有限元数学模型AM2的n1个型面节点与天线工作抛物面的z向偏差列向量计算型面节点均方根误差
其中,n1表示反射面节点的个数,其中为AM2的型面节点与天线工作抛物面之间的z向偏差列向量,f表示天线的焦距:
步骤7,挑选最大型面节点均方根误差工况作为型面误差恶化最严重的工况温度Tm,记工况温度Tm下的型面节点z向偏差列向量为计算该工况下索网天线的n1个型面节点对调整索的敏度矩阵采用敏度矩阵方法计算调整索的调整量
步骤8,将调整量施加到处于工况温度Tm的天线数学模型AM2,然后恢复到常温Tc,完成一次预测调整;令调整次数k1=k1+1,重新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所有工况温度下的计算各个工况温度下的型面节点均方根误差
步骤9,若各个工况下最大的型面节点均方根误差符合设计工作要求则天线数学模型AM2的热变形满足高低温工况要求完成数学模型AM2在轨预测调整,否则返回步骤7继续进行调整;
步骤10,将完成预测调整的天线数学模型AM2恢复到常温Tc得到常温状态的天线数学模型AM3,施加等效节点重力载荷Gf映射到地面环境,得到地面环境的映射数学模型AM4;
步骤11,令实物天线HM0的调整目标为地面环境的映射数学模型AM4,令实物天线HM0的调整次数k2=0,根据步骤4的修正数学模型AM1计算敏度矩阵
步骤12,计算修正数学模型AM1的节点相对于地面环境的映射数学模型AM4的自由型面节点偏差采用敏度矩阵的广义逆计算调整索的调整量:
式中,为数学模型AM1的型面节点坐标,为AM4的型面节点坐标;
步骤13,将调整量同时施加到实物天线HM0和数学模型AM1上,令调整次数k2=k2+1,更新调整后的数学模型AM1型面节点相对于调整目标AM4的节点位置偏差计算实物天线HM0相对于调整目标AM4的型面节点均方根误差
步骤14,若型面节点均方根误差满足调整目标则完成实物天线的调整,否则返回步骤12继续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02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