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物流供应链的真实多单位多属性双向拍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0159.0 | 申请日: | 2022-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4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汪艳;黄敏;刘小锋;高哲明;王兴伟;蒋松辰;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30/08 | 分类号: | G06Q30/08;G06Q10/08;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物流 供应 真实 单位 属性 双向 拍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物流供应链的真实多单位多属性双向拍卖方法,涉及物流供应链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全球供应链的环境下,基于可视化的第三方平台,设计一个真实的拍卖机制,为客户和物流公司提供分配方案和定价策略。平台根据历史的投标数据,为客户和物流公司提供多种投标方案;采用预匹配非价格属性的方式,解决客户对运输服务的不同需求和物流公司提供多样化运输服务问题,即多属性拍卖问题。同时,为在第一次拍卖中被淘汰的客户设置退出机制,使所有客户购买到所需的运输服务。拍卖机制满足个体理性、预算均衡和激励相容,同时满足渐进效率。本发明实现跨境的物流运输服务,使物流服务趋于自动化、便捷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供应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物流供应链的真实多单位多属性双向拍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Internet的迅猛发展推动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使得商品交易由线下逐渐转为线上,给商品交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电子商务平台中,个人希望获得更加主动和优质的服务,市场想要新的、更优的交易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企业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客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解决传统商务中的时延问题。网上拍卖,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
现有的网上拍卖,可分为“一对多”的单向拍卖形式和“多对多”的双向拍卖形式。“一对多”的单向拍卖模式中,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总有一方由于占据资源而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由于人数较多占据信息优势,造成买卖双方的地位不平等问题,而“多对多”的双向拍卖形式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多对多”的双向拍卖市场,有多个买家、多个卖家和一个拍卖师,买卖双方投标是密封、信息不对称的,即投标人各自不知道对方的投标信息。在大部分传统的双向拍卖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只允许考虑商品的价格属性,而不考虑非价格属性,不具备现有应用参考价值。
在双向拍卖中,随着商品的分类标准的更加细化,开始允许投标人同时考虑商品的价格属性和非价格属性。此类问题在逆向多属性的拍卖中研究较为广泛,但在双向拍卖中考虑较少。随着拍卖市场的不断扩大,考虑多属性拍卖问题势在必行。
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线下的物流服务已不能满足客户和物流公司的需求,可视化的交易平台,为客户和物流公司提供便利。客户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输入需求信息,物流公司向平台上提交可以提供物流运输服务的信息,通过平台的拍卖机制,使满足条件的客户和物流公司达成交易,使物流运输服务交易趋于自动化、便捷化。而现有的三方服务,大部分是通过技术平台为客户和物流公司实现实时交付,无法为客户和物流公司提供整个交易可视化、便利化的服务。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拍卖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如买卖双方交易物品的个数和种类的考虑,买方需求商品和卖方提供商品的价格属性和非价格属性的考虑,定价策略的确定,拍卖机制满足的基本原则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面向物流供应链的真实多单位多属性双向拍卖方法,在全球供应链的环境下,基于可视化的第三方平台,设计一个真实的拍卖机制,为客户和物流公司提供分配方案和定价策略。拍卖机制满足个体理性、预算均衡和激励相容,同时满足渐进效率。本发明实现跨境的物流运输服务,使物流服务趋于自动化、便捷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向物流供应链的真实多单位多属性双向拍卖方法,涉及一个基于跨境物流采购的网上双向拍卖市场,包括多个客户、多个物流公司和一个第三方平台,设计一个真实的拍卖机制,为投标人提供分配和定价方案;
所述物流供应链是双向拍卖依托环境,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第三方平台上集合全球的客户和物流公司信息,实现信息交换,进行跨境物流运输服务拍卖;所涉及的客户集合I、物流公司集合J均称为投标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0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