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细胞培养皿消毒系统及消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9653.5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9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劲峰;史善引;崔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善台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06;A61L2/24;A61L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细胞 培养皿 消毒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培养皿消毒系统及消毒方法,所述干细胞培养皿消毒系统,包括消毒架组件和上端开口的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左侧设有左弧形门板、右侧设有右弧形门板;所述消毒箱内转动连接有左转轮、右转轮;所述顶盖内设有高温消毒组件、紫外线消毒组件;所述底板上在高温消毒组件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转孔内的第一转轮、在紫外线消毒组件的正下方设有位于第二转孔内的第二转轮;所述消毒架组件位于消毒箱内且用于放置培养皿,在左转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右转轮作用下,所述消毒架组件带动培养皿依次经过高温消毒组件和紫外线消毒组件;该干细胞培养皿消毒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高效实现培养皿的消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细胞培养皿消毒系统及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一般由圆盘的底和盖组成,主要由塑料和玻璃制成的,因其透明性有利于对微生物观察、操作。培养皿主要用于微生物培养、动物细胞的铁壁培养、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等,培养皿在干细胞实验中的应用有数十年,是干细胞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培养设备。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没有外界干扰,在培养皿使用前需要对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有害细菌对干细胞实验的影响,但是现有设备在进行培养皿消毒时,一般会出现以下问题:
1、使用现有设备对培养皿进行消毒时,由于消毒设备必须完全封闭,使得在消毒过程中,无法中途加入培养皿一起进行消毒;
2、使用现有设备对培养皿进行消毒时,一般通过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但是由于紫外线对培养皿的照射不均匀存在光照死角,使得培养皿的消毒效果并不理想,杀毒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细胞培养皿消毒系统,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高效实现培养皿的消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细胞培养皿消毒系统,包括消毒架组件和上端开口的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包括中部的主箱体、设置在主箱体左端的左半圆箱体、以及设置在主箱体右端的右半圆箱体,所述左半圆箱体的左侧设有左弧形门板,所述右半圆箱体的右侧设有右弧形门板;所述消毒箱的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左转孔、第一转孔、第二转孔、右转孔;所述消毒箱的上端固定设有顶盖、下端固定设有封堵在左转孔、第一转孔、第二转孔、右转孔上的底板;所述消毒箱内在左半圆箱体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位于左转孔内的左转轮、在右半圆箱体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位于右转孔内的右转轮;所述顶盖内在左转轮的右侧设有高温消毒组件、在右转轮的左侧设有紫外线消毒组件;所述底板上在高温消毒组件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转孔内的第一转轮、在紫外线消毒组件的正下方设有位于第二转孔内的第二转轮;所述消毒架组件位于消毒箱内且用于放置培养皿,在左转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右转轮作用下,所述消毒架组件带动培养皿依次经过高温消毒组件和紫外线消毒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和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位左转孔圆心处的左转轴,所述左转轮固定安装在左转轴上,所述左转轮的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左径向板,所述左径向板绕左转轴转动时,左径向板抵触在左半圆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顶盖和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位右转孔圆心处的右转轴,所述右转轮固定安装在右转轴上,所述右转轮的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右径向板,所述右径向板绕右转轴转动时,右径向板抵触在右半圆箱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轮的圆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供左径向板伸入的左避让槽,所述第二转轮的圆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供右径向板伸入的右避让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在第一转孔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在第二转孔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善台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善台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9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