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26307.1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王春平;朱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1/28;F16H57/08;F16H57/023;F16H5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线 行星减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其包括输入齿轮轴和两级减速机构;所述两级减速机构包括由输入齿轮轴和内齿轮组成的内啮合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以及由双片摆线轮、针齿壳、花键偏心轴组件、针齿、行星架组成的第二级二齿差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构。本发明减速器内的轴承内外圈滚道与零部件一体化设计,从而压缩减速机的体积,同时保证了轴承固有的承载能力。摆线轮与偏心轴套、行星架与针齿壳之间轴承的装配均采用从零件内侧面或外侧面装入钢球的方式,可有效且合理的增加钢球数量,进一步提升轴承的支承能力,保证了整机的刚性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摆线针轮行星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的传动装置。这种传动装置可分为输入、传动、输出三部分。其主要优点有传动比大、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传递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这类减速器在各行各业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机械传动装置。
现有的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减速器的轴向长度受轴承装配高限制。使减速器无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
(2)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在使用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成对配置安装,减速器受径向力和单方向轴向力联合载荷时,仅由单个轴承承担轴向力,其轴向承载能力受限。
(3)现有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结构不够紧凑,体积偏大、重量偏重,使用寿命偏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该减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刚性和长使用寿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其包括输入齿轮轴和两级减速机构;所述两级减速机构包括由输入齿轮轴和内齿轮组成的内啮合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以及由双片摆线轮、针齿壳、花键偏心轴组件、针齿、行星架组成的第二级二齿差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构;
所述输入齿轮轴的齿部与内齿轮的内齿啮合,内齿轮外圆加工有深沟球轴承内滚道,针齿壳加工有与之配合的深沟球轴承外滚道,两者通过钢球连接;花键偏心轴组件设置在减速器轴线上,并与内齿轮的中心连接形成第二级二齿差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入;
摆线轮在花键偏心轴组件作用下做摆线运动;花键偏心轴组件包括花键轴与偏心轴套,偏心轴套的两处偏心外圆均加工有深沟球轴承内滚道,且分别与加工有深沟球轴承外滚道的两片摆线轮通过钢球连接;
所述行星架包括相连的输出行星架和输入行星架,输出行星架和输入行星架上均加工有四点角接触球轴承内滚道;针齿设置在针齿壳内,针齿壳由针齿壳a与针齿壳b连接而成;针齿壳a和针齿壳b的内圈均加工有四点角接触球轴承外滚道;输出行星架的内滚道与针齿壳b的外滚道通过钢球连接,输入行星架的内滚道与针齿壳a的外滚道通过钢球连接;
行星架在摆线轮、针齿、针齿壳啮合传动的作用下,由输出行星架输出转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花键偏心轴组件由花键轴与偏心轴套通过两个平键错开180°连接形成;偏心轴套沿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避免偏心轴套轴向窜动的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偏心轴套与摆线轮之间的深沟球轴承结构的钢球通过偏心轴套内孔侧面上的通孔装入,再使用堵球块固定;花键偏心轴组件装配完成后,花键轴圆柱面保证堵球块在减速器工作时不发生径向窜动;且偏心轴套与摆线轮之间的轴承结构采用满装球轴承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入行星架与针齿壳a之间的轴承结构采用满装球轴承结构;所述输出行星架与针齿壳b之间的轴承结构采用满装球轴承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摆线轮的摆线齿廓由如下步骤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6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