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物的光伏集热单元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5817.7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4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晶;徐衍新;王德志;李沛;于晓雯;隋首钢;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S50/00;H02S40/42;H02S40/44;H02S40/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丙松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块化 建筑物 光伏集热 单元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物的光伏集热单元控制系统,包括:主机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主控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第一采集周期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每个光伏集热单元中光伏集热器空腔内部温度数据以及采暖季节情况,生成每个光伏集热单元中待驱动设备的调整控制指令;设置于模块化建筑物中的多个光伏集热单元,每个所述光伏集热单元均包括从机控制子单元以及光伏集热器,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用于当前第二采集周期获取光伏集热器空腔内部温度,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接受主机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通过从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驱动光伏集热器中的待驱动设备进行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光伏集热器控制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物的光伏集热单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双碳目标降低建筑能耗的现状,用于建筑的分布式光伏板单一的发电功能不能满足当前需求。
现有光伏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控制,不能根据自身温度智能控制发电效率,且无法与室内温度的需求建立协同互动的关系,无法根据室内环境情况以及当前所处采暖季节进行对应调整,不利于提高光伏集热器控制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物的光伏集热单元控制系统,有效解决由于现有技术无法根据室内环境进行对应调整造成光伏集热器控制的效率以及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光伏集热器控制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物的光伏集热单元控制系统,包括:
主机控制单元,所述主机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主控模块、多个室内环境参数采集模块,所述第一主控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第一采集周期室内环境参数采集模块采集的室内环境参数以及每个光伏集热单元中第二主控模块发送的光伏集热器空腔内部温度数据,并根据当前第一采集周期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每个光伏集热单元中光伏集热器空腔内部温度数据以及采暖季节情况,生成每个光伏集热单元中待驱动设备的调整控制指令;
设置于模块化建筑物中的多个光伏集热单元,每个所述光伏集热单元均包括从机控制子单元以及光伏集热器,所述从机控制子单元包括从机控制模块、第二主控模块、第一温度采集模块、驱动模块,光伏集热器包括待驱动设备,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用于当前第二采集周期获取光伏集热器空腔内部温度,并将当前第二采集周期获取温度数据发送至第二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温度数据与主机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并接受主机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通过从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驱动待驱动设备进行调整。可选地,室内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包括辐射温度采集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风速采集模块,所述辐射温度采集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风速采集模块的采集数据输出端均与第一主控模块的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
可选地,待驱动设备包括第一风阀、第二风阀以及风机,所述第一风阀用于打开或关闭光伏集热器与室内的通风管道,在打开光伏集热器与室内的通风管道时,实现光伏集热器中的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对流循环;所述第二风阀用于打开或关闭光伏集热器与风帽的通风管道,在打开光伏集热器与风帽的通风管道时,实现光伏集热器中的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对流循环;所述风机设置于光伏集热器与室内通道的出风口处,用于根据设定转速档位将进入光伏集热器内部的室内空气通过第一风阀与室内风道空气进行对流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子模块以及第二驱动子模块,所述第一驱动子模块用于在第二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驱动第一风阀和/或第二风阀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驱动子模块用于在第二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驱动风机根据预设档位转动。
可选地,根据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每个光伏集热单元中光伏集热器空腔内部温度数据以及采暖季节情况,生成每个光伏集热单元中待驱动设备的调整控制指令具体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5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