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1393.7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8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冬莉;段婷婷;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H1/36 | 分类号: | G10H1/3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地址: | 476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伴奏 数码 演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包括数码演奏器本体,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上端侧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旋转盖板,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上端开设有存放槽,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竖直槽,每个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均固定有隔板,每个所述隔板的上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优点在于:在驱动杆带动支撑块复位过程中,能够实现连接绳索的松开和推进板的复位,进而可在扭转状态下扭簧作用下,自动实现数码演奏器上端的旋转盖板和挡板的复位,方便数码演奏器的回收使用,而设置旋转盖板,能够起到防尘的作用,从而可方便数码演奏器的安全存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乐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
背景技术
伴奏是指伴随衬托歌唱的器乐演奏,伴奏基本上和歌唱曲调一致,其间还可以有多种装饰音或高低八度的翻奏,伴奏的任务还必须演奏过门等纯乐器的部分以联接唱句,大多数伴奏是通过数码演奏器演奏,数码演奏器是一种功能性较强且较为常见的一种表演器具;
而传统的数码演奏器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在数码演奏器使用之前需要多人进行搬运,劳动力消耗较大,而方便移动的数码演奏器稳定性较差,需要单独安装支撑装置保证数码演奏器的稳定使用,进而会对数码演奏器的使用形成较大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使用的伴奏式数码演奏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移动且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包括数码演奏器本体,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上端侧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旋转盖板,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上端开设有存放槽,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竖直槽,每个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均固定有隔板,每个所述隔板的上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每个所述调节杆的周向侧壁均螺纹转动连接有滑板,每个所述滑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竖直杆,多个所述竖直杆的底部均贯穿至相应隔板的下方,多个所述竖直杆的底部共同固定有多个水平板,每个所述水平板的底部均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矩形腔,所述矩形腔的内部设置有收卷装置,所述存放槽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演奏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中,所述竖直槽为矩形槽,所述滑板与竖直槽内壁相抵,所述支撑块呈圆台状。
在上述的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中,每个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每个所述驱动杆的周向侧壁和调节杆的上端均固定有连接齿轮,多个连接齿轮两两相互啮合,两个所述连接齿轮均为锥齿轮。
在上述的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中,两个对应所述驱动杆的端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贯穿矩形腔的内壁,两个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贯穿至数码演奏器本体的外部。
在上述的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中,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连接杆周向侧壁的收卷琨,两个所述收卷琨的周向侧壁均开设有环形槽,两个所述收卷琨的周向侧壁均固定有连接绳索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绳索的另一端均与旋转盖板上端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中,所述矩形腔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两个与数码演奏器本体外部连通的通槽,两个所述通槽与两个连接绳索相互对应,两个所述连接绳索分别位于两个环形槽内部。
在上述的一种伴奏式数码演奏器中,所述辅助演奏装置包括与存放槽内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的销轴,所述销轴的周向侧壁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U型块,所述存放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进板,所述推进板的上端与限位块底部相抵,所述数码演奏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位于存放槽的正下方,所述调节腔位于矩形腔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师范学院,未经商丘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1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