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21194.6 | 申请日: | 2022-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1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曹佃国;岳寿伟;武玉强;怀娟;王茂友;张中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10;A61M25/06;A61B1/04;A61B1/273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 地址: | 27316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管 环咽肌失 弛缓 病症 毒素 注射 治疗 医疗 技术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置于轮盘套内,由轮盘套带动主体转动;所述主体固定设置球囊管和螺杆调节机构,所述球囊管包括主套球囊管,主套球囊管末端连接副套球囊管,所述螺杆调节机构包括穿过主体的螺杆,螺杆旋合设置旋钮螺套,螺杆与悬臂固定连接,钢丝预应力机械手穿过悬臂及主套球囊管设置。该装备操作难度较低、耗时少、对患者风险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将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经口到胃的通道中的任何疾病均可引起吞咽障碍,如口咽腔、食管肿瘤等占位性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咽肌无力等。脑干损伤是最常见的引起吞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引起的吞咽障碍中,环咽肌失弛缓是常见原因。
目前,临床上吞咽障碍的常用康复方法包括针对器官组织功能的基础训练、结合食物的进食训练,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球囊扩张术、环咽肌切开术、肉毒毒素注射等。吞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可以改善吞咽相关器官组织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喉上举、舌根上抬等;球囊扩张术可通过反复扩张环咽肌,降低环咽肌的静息压力,降低咽部收缩挤压食团进入食管的压力,增加环咽肌松弛时间及松弛程度,促进其正常开放及关闭,一定程度上缓解吞咽困难问题;但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短暂不能持久。环咽肌切断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术中切断环咽肌纤维,易诱发食管瘘、喉返神经损伤及肺炎等并发症。环咽肌部位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通过降低环咽肌的张力来缓解环咽肌失弛缓症状,疗效好,但注射时的精准定位难度大。
在环咽肌失弛缓病症的临床治疗中,已有团队采用食管球囊造影联合CT引导下环咽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干受损后顽固性吞咽障碍,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由于颈部结构复杂,食管位于气管与颈椎骨之间,毗邻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及甲状腺组织,在CT引导下从颈外部穿刺进入到食管环咽肌,并连续完成3处肌肉注射,要求定位精度高,操作过程耗时长,对执行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穿刺过程易造成损伤,不利于上述新型医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目前临床缺少一种定位精确、操作方便、技术难度低、治疗过程耗时短、疗效好、风险低、非手术、无损伤的专用治疗装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该装备操作难度较低、耗时少、对患者风险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包括主体,主体置于轮盘套内,由轮盘套带动主体转动;所述主体固定设置球囊管和螺杆调节机构,所述球囊管包括主套球囊管,主套球囊管末端连接副套球囊管,所述螺杆调节机构包括穿过主体的螺杆,螺杆旋合设置旋钮螺套,螺杆与悬臂固定连接,钢丝预应力机械手穿过悬臂及主套球囊管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轮盘套下部置于弹性固定套内部,弹性固定套底部固定设置底板,弹性固定套可将轮盘套锁紧以限制其转动或松开轮盘套以保证其自由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套球囊管设置四棱柱固定块,四棱柱固定块穿过主体的中心方孔,主套球囊管在主体上方的部分由两T型滑块夹紧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顶部设有两T型滑槽,两T型滑槽具有设定夹角,两T形滑块分别设置于两T型滑槽,且可沿T型滑槽滑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T型滑槽底面设置凹坑,T型滑块底部设置凸出的第一钢球,第一钢球与弹簧连接,由弹簧给第一钢球弹力,T型滑块的第一钢球可嵌入T型滑槽的凹坑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1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