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脑外科手术专用多功能吸引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19795.3 | 申请日: | 2022-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7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义;李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L2/18;A61L2/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杨逍 |
| 地址: | 51012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脑外科 手术 专用 多功能 吸引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吸引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脑外科手术专用多功能吸引器,包括负压吸引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压力调节模块、照明模块、参数采集模块、储液模块、消毒模块和主控模块。本发明通过压力检测模块可对负压吸引管路的压力数据进行检测,通过压力调节模块可根据主控模块的控制指令对负压吸引模块的压力输出大小进行调节;通过压力检测模块和压力调节模块可以对吸引压力进行智能化检测和调控,省却了人力参与,减少了失误操作,保证了吸引操作的正常进行;而且通过自带的消毒模块可以分别对负压吸引管路、吸引探头等配件和储液罐分别进行消毒处理,不需要进行另外进行消毒操作,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吸引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脑外科手术专用多功能吸引器。
背景技术
脑外科是用外科学方法,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研究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科学,神经外科研究的范畴包括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感染、肿瘤、血管病变和遗传代谢障碍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目前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高、精、尖学科,是医学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
目前,脑外科手术过程中一般都需要用到吸引器,且吸引器头在使用完过后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以便于下次使用。但是现有的脑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的吸引力度只能根据医务人员的经验进行操作,容易出现误操作,对吸引效果造成影响。而且现有的脑外科手术用吸引器不能直接对配置组件进行消毒处理,需要拆除单独进行消毒操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脑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的吸引力度只能根据医务人员的经验进行操作,容易出现误操作,对吸引效果造成影响。
(2)现有的脑外科手术用吸引器不能直接对配置组件进行消毒处理,需要拆除单独进行消毒操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脑外科手术专用多功能吸引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的脑外科手术专用多功能吸引器包括:
负压吸引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压力调节模块、照明模块、参数采集模块、储液模块、消毒模块和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负压吸引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压力调节模块、照明模块、参数采集模块、储液模块和消毒模块连接,用于利用控制器对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和采集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和预设参数对各个受控模块的运行进行协调控制;
所述负压吸引模块用于利用负压吸引器和负压吸引管路产生吸引负压;
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用于利用压力检测传感器对负压吸引管路的压力数据进行检测;
所述压力调节模块用于根据主控模块的控制指令对负压吸引模块的压力输出大小进行调节;
所述照明模块用于利用冷光源提供辅助照明;
所述参数采集模块用于利用参数采集器对各个模块的运行状态和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数据集中传递到主控模块进行处理;
所述储液模块用于利用储液罐对吸引液进行存储收纳;
所述消毒模块用于对负压吸引管路、吸引探头和储液罐进行消毒处理。
进一步,所述高效的脑外科手术专用多功能吸引器还包括:
数据通讯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利用无线信号传输器与远程监测中心进行数据交互;
人机交互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利用触膜屏进行人机交互;
报警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异常状态时,利用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9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