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17979.6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5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相社锋;胡金路;王雷克;陈贺;王强;吴纳磊;张海粟;魏德瑶;李伟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4;G01R31/58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050222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断线 故障 检测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节点在当前时刻的负序电流、各相之间的线电压及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获取目标节点在上一时刻的负序电流及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根据当前时刻的负序电流、当前时刻各相之间的线电压、当前时刻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上一时刻的负序电流及上一时刻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确定目标节点的上游或下游是否发生断线故障。本发明仅需采样节点线电压、电流幅值及负序电流即可确定断线故障,无需采样相电压,适用于有中线配电网及无中线配电网,普适性好,测量难度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雷击、外力等因素的影响,配电网断线故障发生频率逐年上升。断线故障会导致电源侧和负荷侧电压及电流严重不对称,电机缺相运行也会导致电气设备损坏,从而造成用户的供电中断,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火灾和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集相电压,通过相电压确定断线故障区段。但由于部分配电线路没有中线(N线),因此无法直接测量得到相电压,测量难度大,普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相电压及线电压确定断线故障,测量难度大,普适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节点在当前时刻的负序电流、各相之间的线电压及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
获取目标节点在上一时刻的负序电流及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
根据当前时刻的负序电流、当前时刻各相之间的线电压、当前时刻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上一时刻的负序电流及上一时刻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确定目标节点的上游或下游是否发生断线故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终端,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节点在当前时刻的负序电流、各相之间的线电压及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获取目标节点在上一时刻的负序电流及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根据当前时刻的负序电流、当前时刻各相之间的线电压、当前时刻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上一时刻的负序电流及上一时刻各相分别对应的电流幅值,确定目标节点的上游或下游是否发生断线故障。当节点上游或下游发生断线故障时,节点处的线电压、负序电流及电流幅值会相应的表现出特定的特征。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仅采样节点线电压、电流幅值及负序电流即可确定断线故障,无需采样相电压,适用于有中线配电网及无中线配电网,普适性好。同时,由于节点线电压、电流幅值及负序电流测量简单,大大降低了故障检测方法的测量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A相断线故障时配电网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A相断线故障时的分量网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0KV配电网的拓扑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7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