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电机及海洋环境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17630.2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N2/12 | 分类号: | H02N2/12;H02N2/16;G01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张晓芳 |
地址: | 256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电机 海洋 环境监测 装置 | ||
1.一种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声电机,所述超声电机包括底座、壳体、振动组件以及移动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振动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包括压电陶瓷以及位于所述压电陶瓷一侧的定子,所述压电陶瓷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定子位于所述压电陶瓷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包括转子以及摩擦件,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远离所述压电陶瓷的一侧,所述摩擦件位于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所述摩擦件安装于所述转子,且所述摩擦件靠近所述定子的一侧设置有凹坑织构,所述定子与所述凹坑织构对应的位置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坑织构内,其中,所述凸起是由所述定子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产生,所述凸起与所述凹坑织构的边界产生机械切削以及嵌合作用,以使所述摩擦件与所述定子间产生摩擦力;或者所述摩擦件安装于所述定子,且所述摩擦件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凹坑织构,所述转子与所述凹坑织构对应的位置设有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坑织构内;
监测组件,包括遥感载荷、基座、横滚框架、俯仰框架以及方位框架,所述遥感载荷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横滚框架沿X轴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俯仰框架沿Y轴安装于所述横滚框架,所述方位框架沿Z轴安装于所述俯仰框架,所述X轴、所述Y轴以及所述Z轴两两相互垂直,且所述横滚框架、所述俯仰框架以及所述方位框架三者的回转轴正交于一点;
所述超声电机包括三个,分别为第一超声电机、第二超声电机以及第三超声电机;
所述第一超声电机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超声电机与所述横滚框架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横滚框架绕X轴旋转;所述第二超声电机安装于所述横滚框架,所述第二超声电机与所述俯仰框架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俯仰框架绕Y轴旋转;所述第三超声电机安装于所述俯仰框架,所述第三超声电机与所述方位框架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方位框架绕Z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件的材料为改性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电机还包括:
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包括主体轴以及挡位板,所述挡位板连接于所述主体轴的周侧,所述主体轴与所述转子动力连接,所述主体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挡位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挡位板的一侧抵压于所述壳体,另一侧抵压于所述转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定子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四通孔三者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共线,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四通孔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压力垫片,所述压力垫片位于所述挡位板与所述转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间的法向预压力为200N-300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件上的凹坑织构为圆形,且所述凹坑织构的面积密度为7.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配置有定子主体以及多个定子齿,所述定子齿凸设于所述定子主体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且所述的定子齿围设形成一圆环状;
所述转子配置有转子主体以及抵接环,所述抵接环凸设于所述转子主体靠近所述定子齿的一侧,所述摩擦件安装于所述抵接环远离所述转子主体的一侧,所述抵接环通过所述摩擦件抵压于所述定子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主体轴的周侧;
所述壳体设有容置槽,部分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轴承的一端与所述挡位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76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