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6345.9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8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焦利芳;安君超;杨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视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5/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571924 海南省海口市老城***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交互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端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采集的第一流媒体数据;对第一流媒体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发送至第二视联网设备,以由第二视联网设备对加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进行解密后发送至云服务器;其中,云服务器用于对解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流媒体数据,并将第二流媒体数据发送至第二视联网设备;接收由第二视联网设备进行加密后发送的第二流媒体数据;对加密后的第二流媒体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第二流媒体数据发送至车辆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车辆端与云服务器在视联网下进行数据的加密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远程诊断等新的汽车功能的日渐成熟,传统的CAN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Bus)总线协议已经不满足于这些需求,达不到快速、高效、稳定的特点。尤其是在网间通讯,CANBUS总线协议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稳定的要求,从而提出了DOIP(Diagnostic communica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协议。
虽然DOIP协议能满足上述CANBUS总线无法涉及的网间通讯,但是由于DOIP协议是基于以太网的协议,带有以太网所存在的缺陷,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是无法保证的。尤其是在无人驾驶领域,数据的安全更为重要,一旦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失、被窃取、被篡改的问题,将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视联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端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采集的第一流媒体数据;
对所述第一流媒体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发送至第二视联网设备,以由所述第二视联网设备对加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进行解密后发送至云服务器;其中,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对解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流媒体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流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设备;
接收由所述第二视联网设备进行加密后发送的第二流媒体数据;
对加密后的第二流媒体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第二流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车辆端。
可选地,所述将加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发送至第二视联网设备,包括:
通过视联网将加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发送至第一流媒体服务器,以由所述第一流媒体服务器通过IP网将加密后的第一流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设备。
可选地,所述接收由所述第二视联网设备进行加密后发送的第二流媒体数据,包括:
通过视联网接收由第一流媒体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的第二流媒体数据;其中,加密后的第二流媒体数据为所述第一流媒体服务器通过IP网接收由所述第二视联网设备进行加密后发送的第二流媒体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车辆端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采集的第一流媒体数据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车辆端进行视联网的入网认证,当认证成功,则与所述车辆端建立视联网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应用于第二视联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视联网设备进行加密后发送的第一流媒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流媒体数据为所述第一视联网设备获取的车辆端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采集的流媒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视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视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6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