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料装置及采用其的油基岩屑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6020.0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3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军;杨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00;B01D3/08;B65G33/1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冷洁;刘畅 |
地址: | 614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料 装置 采用 基岩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进料装置及采用其的油基岩屑处理系统,包括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筒体、转动设置在筒体中的螺旋轴以及驱动螺旋轴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螺旋轴包括转轴和在转轴上设置的螺旋叶片,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干料入口,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转轴为空心轴,所述转轴靠干料入口的一端穿出筒体并设置有连通至其内部空心的稀料进口,所述转轴靠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至其内部空心的稀料出口。本发明所述的进料装置及采用其的油基岩屑处理系统实现了干料与稀料的兼容输送,可单独输送干料或稀料,也可同时输送干料和稀料,互不干扰,灵活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料装置及采用其的油基岩屑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因钻井产生的含油污泥的油水含量通常会在70%以上,部分石油、天然气开采现场配置了液固分离系统,通过离心机、压滤机等对含油泥浆进行了脱油、脱水处理,处理后的污泥油水含量低于40%以下,再添加适量熟石灰(CaO)对剩余水分进一步吸收,处置后的油基岩屑的油水含量大约在20%以下,采用防渗吨袋进行包装以得到干料,因成本控制和处理工艺不同,吨袋包装的干料油水含量在8-25%不等,波动较大。部分石油、天然气开采现场的场地受限,无法对产生的含油污泥在现场进行处理,只能采用吨桶等全密封设备盛装含油污泥后由危废处理单位运输回厂进行处理,这种物料称之为稀料,油水含量在50-80%,由于现场不需要投入设备以对含油污泥进行浓缩和装袋,降低了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的油基岩屑处理系统通常都是基于干料设计的,原有的进料装置只适用于干料而不支持直接输送稀料,只能将稀料在厂区料池内进行长时间自然沉降分离,上层液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下层沉淀物再与干料混合后送入油基岩屑处理系统处理,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并且给污水处理系统造成极大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进料装置,解决目前技术中的进料装置只适用于输送干料,无法直接输送稀料,灵活适用性差,影响整体处理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筒体、转动设置在筒体中的螺旋轴以及驱动螺旋轴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螺旋轴包括转轴和在转轴上设置的螺旋叶片,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干料入口,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转轴为空心轴,所述转轴靠干料入口的一端穿出筒体并设置有连通至转轴内部空心的稀料进口,所述转轴靠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至转轴内部空心的稀料出口。本发明所述的进料装置实现了干料与稀料的兼容输送,干料与稀料的输送路径独立分开,互不干扰,可单独输送干料或稀料,也可同时输送干料和稀料,灵活适用性强,能够避免出现干料与稀料同路径输送而发生堵塞的状况,保障进料顺畅性以及长效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干料入口上设置有用于开闭的气动插板阀,可根据需求方便的开闭干料入口,避免在不进行干料输送时螺旋输送装置的筒体构成与外界连通的通路而影响需要密封的状况。
进一步的,还包括干料添加机构,所述干料添加机构包括全封闭带式输送机,所述全封闭带式输送机输送干料至螺旋输送装置的干料入口,干料具有污染性,在输送过程中需要保障干料与外界隔离,避免干料散落到环境中而造成污染,全封闭带式输送机能可靠的输送干料,并且在输送过程中保障干料处于封闭状态,从而确保干料充分的输送到螺旋输送装置的干料入口,能够避免污染环境。
进一步的,还包括稀料添加机构,所述稀料添加机构包括料池和料泵,所述料泵将料池中的稀料泵送入螺旋输送装置的稀料进口,稀料的油水含量较高,无法采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方式,采用料泵泵送的方式,能保障稀料输送可靠性,稀料从稀料进口进入到转轴内部,沿着转轴内部流动并最终从稀料出口流出,稀料在整个输送过程中不会与外界接触,避免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6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