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及包括其的氢-氨混合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14288.0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5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许智淳;谭富升;赵容海;吴錾;赵保琳;邓楠楠;王鑫浩;刘译桥;陶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F02B4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海婷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整 分离 一体化 装置 包括 混合 动力 系统 | ||
1.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氨微通道热重整模块和氢气选择性分离模块;
所述氨微通道热重整模块包括氨气腔(26)、废气换热腔(4)、重整气腔一(27)、氨气重整微通道(3)和电热层(2),在氨气腔(26)内均匀布置若干氨气重整微通道(3),氨气腔(26)和重整气腔一(27)分别设置在废气换热腔(4)的左右两端,若干氨气重整微通道(3)的两端分别与氨气腔(26)和重整气腔一(27)连通,在氨气腔(26)上设有氨气进气口(1),在废气换热腔(4)的外壁面包裹一层电热层(2),在废气换热腔(4)上设有发动机废气进口(6)和发动机废气出口(7),在重整气腔一(27)上开设有重整气出口(5);
所述氢气选择性分离模块包括重整气腔二(28)、氢气分离腔(10)、重整气腔三(29)和氢气选择性通过复合管(9),在氢气分离腔(10)内均匀布置若干氢气选择性通过复合管(9),重整气腔二(28)和重整气腔三(29)分别设置在氢气分离腔(10)的左右两端,若干氢气选择性通过复合管(9)的两端分别与重整气腔二(28)和重整气腔三(29)连通,在重整气腔二(28)上设有重整气进口(8),重整气出口(5)和重整气进口(8)通过管道连通,在氢气分离腔(10)上设有氢气出口(11),在重整气腔三(29)上设有富氢氨重整气出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重整微通道(3)为管状结构,包括氨气重整微通道外壳(13),在氨气重整微通道外壳(13)内部涂覆一层Ni催化层(14),氨气重整微通道外壳(13)内部为微通道重整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选择性通过复合管(9)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钯膜层(16)、Pd/γ-Al2O3层(17)和Pd/α-Al2O3层(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钯膜层(16)、Pd/γ-Al2O3层(17)和Pd/α-Al2O3层(18)的膜管直径为1.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腔(26)与废气换热腔(4)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分隔,废气换热腔(4)与重整气腔一(27)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重整气腔二(28)与氢气分离腔(10)通过第三隔板分隔,氢气分离腔(10)与重整气腔三(29)之间通过第四隔板分隔,在四个隔板上均匀开设有与相应的通道或复合管连通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废气进口(6)和发动机废气出口(7)分别设置在废气换热腔(4)的下端和上端,且发动机废气进口(6)靠近废气换热腔(4)的左端布置,发动机废气出口(7)靠近废气换热腔(4)的右端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进气口(1)设置在氨气腔(26)的左侧端面中心处,重整气出口(5)设置在重整气腔一(27)的右侧端面中心处,所述重整气进口(8)设置在重整气腔二(28)的左端面的中心处,富氢氨重整气出口(12)设置在重整气腔三(29)的右端面的中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出口(11)设置在氢气分离腔(10)的上端且靠近氢气分离腔(10)的右端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换热腔(4)和氢气分离腔(10)均为管式结构。
10.一种氢-氨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储存罐(19)、氨燃料压燃式活塞发动机(21)、氢燃料电池(22)、蓄电池(23)、电动机(24)、齿轮箱(25)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20),所述氨储存罐(19)与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20)的氨气进气口(1)连通,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的氢气出口(11)与氢燃料电池(22)的燃料进口连通,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20)的富氢氨重整气出口(12)与氨燃料压燃式活塞发动机(21)的燃料进口连通,氨燃料压燃式活塞发动机(21)的废气出口与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的发动机废气进口(6)连通,氢燃料电池(22)与蓄电池(23)和电动机(24)电连接,蓄电池(23)与电热层(2)电连接,电动机(24)与齿轮箱(25)连接,氨燃料压燃式活塞发动机(21)的输出端与齿轮箱(2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42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