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13639.6 | 申请日: | 202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1/00 | 分类号: | A63B21/00;A63B21/055;A63B23/035;A63B24/00;A61H15/00;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善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0 | 代理人: | 梁晴宇 | 
| 地址: | 45001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术后 肢体 康复训练 装置 | ||
1.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升下肢运动耐力的平躺区(1)以及提升后进行步行训练的运动区(6),所述平躺区(1)内设有下肢耐受提升组件(2),所述下肢耐受提升组件(2)包括两个用于分别依次抬升左右下肢体运动的抬升板(21)和用于抗阻训练的训练绳(24),且所述平躺区(1)内设有倾斜分布的按摩组件(3),抬升训练的同时经过所述按摩组件(3)共同进行改善下肢;
所述平躺区(1)内设有用于检测标准动作的第一检测点(4)和用于检测标准动作以及按摩腘窝关节的第二检测点(5),所述平躺区(1)和所述运动区(6)内设有记录模块(7),所述记录模块(7)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点(4)和所述第二检测点(5)记录术前和术后运动参数,进行术前引导术后运动,为每位患者术后提供相应的起始运动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抬升板(21)外侧均设有架高柱(22),两个所述抬升板(2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底杆(26),两个所述定位底杆(26)分别与两个所述架高柱(22)滑动连接,所述架高柱(22)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3),两个所述抬升板(2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绑缚脚腕上部的固定环带(25),所述平躺区(1)内设有底板(11),所述架高柱(22)固定在所述底板(1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3)底部设有两个用于定位所述训练绳(24)位置的定位件(28),将所述训练绳(24)定位凵形状并使其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抬升板(21)上,所述训练绳(24)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抗阻弹力带(27),所述抗阻弹力带(27)一端贯穿所述训练绳(24),所述抗阻弹力带(27)一端具有用于限制位置的固定结(271),两个所述抗阻弹力带(27)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抬升板(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架高柱(22)内均滑动连接有被动训练杆(29),两个所述被动训练杆(29)均延伸至所述平躺区(1)内,且两个所述被动训练杆(29)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定位底杆(26)上,进行下肢体被动训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按摩组件(3)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环带(25)相对,所述按摩组件(3)包括两个训练相对板(31)和若干个按摩轮(32),所述训练相对板(31)与所述底板(11)滑动连接,所述训练相对板(31)与所述底板(11)通过螺栓方式进行固定,且所述按摩轮(32)平行设置于所述训练相对板(31)内侧端面,并与所述训练相对板(3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点(4)和所述第二检测点(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点(4)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环带(25)下方,所述第一检测点(4)为接近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1)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点(5)由按压接触轮和下压复位柱构成,所述按压接触轮对着腘窝位置处,随着患者的训练对腘窝处进行适应性的按摩,当下肢体与所述底板(11)平行,所述下压复位柱缩至所述底板(11)内,并通过压力感应器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模块(7)记录着被动训练有效次数和训练时间、主动训练的有效次数和训练时间以及位于所述运动区(6)内运动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情况的使用方法:
A:患者术前平躺位于所述平躺区(1)内,通过所述固定环带(25)固定着患者脚腕上方小腿处,根据下肢情况,可以手持所述被动训练杆(29),带动左右下肢依次进行被动抬升训练,同时对上肢起到一定的训练效果,主动训练时,直接腿部自主运动,根据所述抗阻弹力带(27)滑动在所述训练绳(24)内,调整所述抗阻弹力带(27)向下的弹力大小,从而进行抗阻训练,之后在所述运动区(6)内进行运动训练以增加运动持续时间;
B:每完成一个抬升放下动作时,所述训练相对板(31)对着下肢并由所述按摩轮(32)进行按摩,同时所述第一检测点(4)接触感应,所述第二检测点(5)进行下压感应,并由所述记录模块(7)进行记录次数,持续运动后根据保持着运动相同状态下最多的次数和时间,进行手术后,通过术前运动数据使用训练装置对相应患者的运动次数和时间进行指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36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