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3333.0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1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宝;肖本国;孙磊;张驰;后石;叶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电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6;H01B13/14;H01B13/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833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状 发泡 双层 绝缘 加工 工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导体准备,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使导体与蜂窝模套同轴;发泡绝缘材料混合熔融,将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成核剂,且成核剂的主要成份为偶氮二酰胺,将聚乙烯材料与成核剂的混合料,通过混料均匀搅拌;通入发泡气体,将混合料通入挤出机内部,并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同时在挤出机内部通入氮气。本发明通过蜂窝状的发泡绝缘,利用蜂窝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绝缘护套的整体机械强度,稳定性高,故只需要双层即可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改变传统的三层共挤方法,降低生产难度,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作为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一种主要传输媒介,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缆的传输频率越来越高、传输带宽越来越宽,要求电缆的衰减更小、性能更稳定,所以发泡式绝缘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缆上。
现在的发泡方式一般分为化学发泡和物理发泡,化学发泡是通过加入发泡剂生成泡沫,而物理发泡是通过注入惰性气体经过成核剂形成泡沫,而为扩大物理发泡的应用领域,满足数字通信电缆生产的需要,新开发了物理发泡绝缘的共挤挤出技术,即挤出内皮层、发泡绝缘层、外皮层组成的三层结构,其中外皮层仅仅是为了提高外表面的机械强度和美观度,但是外皮层的厚度通常在50μm左右,此种对机械强度的增加较为有限,且会影响发泡绝缘层的使用效果,同时三层共挤的工艺更加复杂,生产难度大。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导体准备;
S2、发泡绝缘材料混合熔融;
S3、通入发泡气体;
S4、双层共挤挤出绝缘材料并包覆于导体上;
S5、冷却、吹干及收卷。
一种如上述的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的加工工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使导体与蜂窝模套同轴;
b.将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成核剂,且成核剂的主要成份为偶氮二酰胺,将聚乙烯材料与成核剂的混合料,通过混料均匀搅拌;
c.将b步骤中的混合料通入挤出机内部,并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同时在挤出机内部通入氮气;
d.在c步骤中的挤出机的机头安装双层共挤“十”字形机头,通过机头将混合料挤出包覆于导体上及a步骤中的蜂窝模套内部;
e.通过冷水水槽对d步骤中的挤出料进行冷却降温,并经过吹干机进行风干,最后通过收卷机对线缆进行收卷。
优选的,所述a步骤中所使用的蜂窝模套包括两个半圆模套,两个所述半圆模套的侧壁均一体设置有多个空心凸起,且各个空心凸起的内孔形状均为六边形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圆模套的外侧均套设半圆挡套,且两个半圆挡套均与同侧多个空心凸起的端面呈相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a步骤中,在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前,需要对导体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150℃范围内设置。
优选的,所述c步骤中通入氮气的压力保持在200bar以上。
优选的,所述d步骤中挤出的内层发泡绝缘的膜厚位于8μm-12μm范围内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电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电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3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