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节履带车中央差速液力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3313.3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9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骏;卞韩城;王颖旭;方力频;陈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北方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7/06 | 分类号: | F16H47/06;F16H57/02;F16H57/023;F16H57/037;F16H3/0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中央 差速液力 传动 装置 | ||
双节履带车中央差速液力传动装置,涉及工程车辆领域。包括液力变矩器、摩擦离合器、圆锥差速器、齿轮、传动轴、轴承、闭锁气动机构、液压控制机构和半轴;履带车发动机动力传动轴传递至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连接的输入轴,通过不同位置的摩擦离合器的结合与断开,控制相应的齿轮动作,进而带动该齿轮所以轴的转动,再通过齿轮的传动将运动传递至输出轴,输出轴将传递动力至圆锥差速器,圆锥差速器连接履带车半轴,圆锥差速器上安装闭锁气动机构;液力控制机构主要控制各摩擦离合器的结合与断开。本发明解决双节履带车四轮驱动时,传统液力传动装置无中央差速器,需单独配置带中央差速器的分动箱,增加车辆总体配置难度,增大车辆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专用于双节履带车的液力传动装置中央差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双节履带车液力传动装置均不带中央差速器,在整车部件设计时需要增加带中央差速器的分动箱,以实现双节四驱的功能。部件的增加对整车的总体布置、重量控制、成本控制、可靠性指标要求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节履带车中央差速液力传动装置,本发明解决双节履带车四轮驱动时,传统液力传动装置无中央差速器,需单独配置带中央差速器的分动箱,增加车辆总体配置难度,增大车辆成本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节履带车中央差速液力传动装置,包括液力变矩器、摩擦离合器、圆锥差速器、齿轮、传动轴、轴承、闭锁气动机构、液压控制机构和半轴;
履带车发动机动力传动轴传递至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连接的输入轴,通过不同位置的摩擦离合器的结合与断开,控制相应的齿轮动作,进而带动该齿轮所以轴的转动,再通过齿轮的传动将运动传递至输出轴,输出轴将传递动力至圆锥差速器,圆锥差速器连接履带车半轴,圆锥差速器上安装闭锁气动机构;液力控制机构主要控制各摩擦离合器的结合与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双节履带车中央差速液力传动装置,共有四个轴,分别为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上安装第一摩擦离合器齿轮和第二摩擦离合器齿轮和第七齿轮;第一传动轴上安装第三摩擦离合器齿轮和第六齿轮;第二传动轴上安装第八齿轮、第九轮和第十齿轮;输出轴上安装第四摩擦离合器齿轮和第六齿轮;
第一摩擦离合器齿轮和第十齿轮的啮合,通过第一摩擦离合器的结合将输入轴运动传动给第二传动轴;第十齿轮与第四摩擦离合器齿轮啮合,将运动传递给输出轴;
第二摩擦离合器齿轮与第九轮啮合,通过第二摩擦离合器的结合,将输入轴运动传动给第二传动轴;第八齿轮与第五摩擦离合器齿轮啮合,将运动传递给输出轴;
离合器第三摩擦离合器齿轮结合,输入轴通过第七齿轮啮合的第三摩擦离合器齿轮将运动传递给第一传动轴。
本发明为双节履带车提供一种合二为一的中央差速液力传动装置。实现单个部件同时满足双节四驱履带车辆中央差速及变速行驶的要求。其原理新颖,结构简单,扭矩大,体积小,总体布置更省空间的特点。
本发明本发明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及旋转的不同方向,即实现车辆不同的车速及车辆的前进与倒退。本发明采用中央差速器与液力传动变速机构合二为一设计思路,实现单部件同时满足双节四驱履带车辆中央差速与变速传动的要求。
摩擦离合器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点成。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动动力的基本结构,而离合器的操纵机构主要是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行驶过程中,需经常保持动力传递,而中断传动只是暂时的需要,因此汽车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是经常处于接合状态的。摩擦副采用弹簧压紧装置即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当希望离合器分离时,只要踩下离合器操纵机构中的踏板,套在从动盘毂的环槽中的拨叉便推动从动盘克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向松开的方向移动,而与飞轮分离,摩擦力消失,从而中断了动力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北方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北方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3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声光味驱离野生棕熊的抛掷式装置
- 下一篇: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