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钓鱼用具上的荧光棒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12962.1 | 申请日: | 202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8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梓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托普莱特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宏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50 | 代理人: | 许凤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钓鱼 用具 荧光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渔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钓鱼用具上的荧光棒固定结构,包括连接体构、调节机构与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连接体构的下方,所述固定机构位于调节机构上部的内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纳米漂球、贯穿芯与走漂通道,所述贯穿芯固定安装在纳米漂球的内部,所述贯穿芯的上端延伸至纳米漂球的上端,所述贯穿芯的下端延伸至纳米漂球的下端,所述走漂通道贯穿设置在贯穿芯的内部,所述纳米漂球的切面呈枣核形。该用于钓鱼用具上的荧光棒固定结构,可将荧光棒固定在浮漂尾部的左右两侧,可利用荧光棒的亮度对浮漂进行照明,相较于传统的将荧光棒通过皮套固定在漂尾,更容易判断浮漂动作,方便用户直观的看到浮漂目数,方便垂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钓鱼用具上的荧光棒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垂钓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出现,台钓是其中的主力大军,由于工作原因或是很多鱼类的习性原因,很多的钓鱼人会选择在夜间垂钓,一般情况下,在夜间垂钓时台钓人员会选择电子浮漂,但电子浮漂自身发光,这就导致在垂钓如鲤鱼等警惕性强的鱼种时受到影响,因此很多钓友选择荧光棒代替电子漂,在公开号为“CN2037090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一种用于钓鱼用具上的荧光棒固定结构,包括荧光棒,所述荧光棒由荧光棒壳体(1)置于荧光棒壳体(1)中的发光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棒壳体(1)上连接有能将荧光棒捆扎于鱼漂(3)或鱼杆(4)上的捆扎绳(2);所述捆扎绳(2)连接于荧光棒壳体(1)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荧光棒能十分方便地捆扎于鱼漂或鱼杆顶部上,并且本荧光棒能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鱼漂,因荧光棒通过捆扎固定,所以固定牢固,不易脱落,并且本荧光棒能固定于鱼杆的任何部位上,在晚上钓鱼时,可以将数个荧光杆绑于鱼杆的不同位置上...”,该专利仅对固定的稳固性提出了改进,而荧光棒的使用效果却未得到改善,使用荧光棒就是为了在夜间清楚的看到鱼漂动作,而目前的荧光棒仅能够在其侧边提供一定的照明功能,位于底部的浮漂基本还是无法看清,用户在使用时仅能够通过荧光棒的动作判断漂像,而荧光棒本身没有目数,这就导致观察起来十分费力,很多轻微的漂像无法观察到,而且荧光棒本身具有重力,在绑缚在鱼漂上后会导致鱼漂的吃铅量发生改变,吃铅量较小的鱼漂甚至会完全没入水中,导致鱼漂灵敏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一些对垂钓有高质量要求的用户存在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钓鱼用具上的荧光棒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使用荧光棒就是为了在夜间清楚的看到鱼漂动作,而目前的荧光棒仅能够在其侧边提供一定的照明功能,位于底部的浮漂基本还是无法看清,用户在使用时仅能够通过荧光棒的动作判断漂像,而荧光棒本身没有目数,这就导致观察起来十分费力,很多轻微的漂像无法观察到,而且荧光棒本身具有重力,在绑缚在鱼漂上后会导致鱼漂的吃铅量发生改变,吃铅量较小的鱼漂甚至会完全没入水中,导致鱼漂灵敏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一些对垂钓有高质量要求的用户存在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钓鱼用具上的荧光棒固定结构,包括连接体构、调节机构与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连接体构的下方,所述固定机构位于调节机构上部的内侧;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纳米漂球、贯穿芯与走漂通道,所述贯穿芯固定安装在纳米漂球的内部,所述贯穿芯的上端延伸至纳米漂球的上端,所述贯穿芯的下端延伸至纳米漂球的下端,所述走漂通道贯穿设置在贯穿芯的内部,所述纳米漂球的切面呈枣核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防护筒与防滑筒,所述防护筒固定安装在纳米漂球上端的边侧,所述防护筒的下端延伸至纳米漂球的内部,所述防护筒的上端与纳米漂球的上端平齐,所述防滑筒固定安装在防护筒的内部,所述防护筒的上端与防滑筒的上端平齐,该荧光棒固定结构可将荧光棒固定在浮漂尾部的左右两侧,可利用荧光棒的亮度对浮漂进行照明,相较于传统的将荧光棒通过皮套固定在漂尾,更容易判断浮漂动作,方便用户直观的看到浮漂目数,方便垂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托普莱特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漳州托普莱特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2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微型双液多介质注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