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9677.4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4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洪士哲;余文怀;徐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4 | 分类号: | B24B37/04;B24B29/02;C30B29/36;C30B33/00;C30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晶片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包括:
提供碳化硅晶片,所述碳化硅晶片具有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
进行细研磨工艺,以对所述碳化硅晶片的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进行研磨;
进行干式刻蚀工艺,以对所述碳化硅晶片的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进行刻蚀,并且使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的粗糙度在2.5nm以下;以及
在所述干式刻蚀工艺之后进行抛光工艺,以对所述碳化硅晶片的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进行抛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干式刻蚀工艺为反应式离子刻蚀工艺,且所述反应式离子刻蚀工艺的刻蚀气体包括选自BCl3、SF6、O2以及Ar所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式离子刻蚀工艺的刻蚀参数设定包括气体流量为1sccm至80sccm的SF6、1sccm至20sccm的O2以及1sccm至80sccm的Ar,上电极设定为800W至2400W,下电极设定为30W至600W,且真空压力设定为1mtorr至100mtor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干式刻蚀工艺之后,且在进行所述抛光工艺之前,所述第一面的粗糙度落在1.7nm至2.2nm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二面的粗糙度落在1.6nm至2.5n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干式刻蚀工艺中,所述第一面的刻蚀移除量在2.5μm至3.5μm的范围之间,且所述第二面的刻蚀移除量在2.5μm至3.5μm的范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干式刻蚀工艺中,所述第一面的刻蚀移除量在2.7μm至3.3μm的范围之间,且所述第二面的刻蚀移除量在2.5μm至2.8μm的范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抛光工艺包括粗抛以及细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进行所述粗抛以及所述细抛之后,所述第一面的抛光移除量在1.5μm以下,且所述第二面的抛光移除量在1μ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进行所述粗抛以及所述细抛之后,所述第一面的抛光移除量在1.32μm至1.47μm的范围之间,且所述第二面的抛光移除量在0.55μm至0.75μm的范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在进行所述粗抛之后,所述碳化硅晶片的所述第一面的刮伤长度为50mm至220mm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进行所述粗抛以及所述细抛所花费的时间为30分钟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96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小度检测
- 下一篇:计算机流水线结果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