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聚氨酯海绵开孔性能的改性聚醚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7927.0 | 申请日: | 202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3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恒光大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5/08;C08L5/04;C08K5/5435;C08K5/098;C08K3/30;C08K5/315;C08K9/04;C08K7/24;C08J9/00;C08G18/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4 | 代理人: | 毛碧娟 |
地址: | 226412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聚氨酯 海绵 性能 改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聚氨酯海绵开孔性能的改性聚醚,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醚55‑65份、偶联剂改性添加剂15‑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0‑20份、有机多孔碳5‑10份、三丁胺1‑5份、丙酮溶剂65‑75份。本发明改性聚醚以聚醚为基料,通过添加偶联剂改性添加剂、有机多孔碳等原料配合,偶联剂改性添加剂采用偶联剂经过柠檬酸钠溶液配合,加入海藻酸钠分散,同时通过稀土液的配合改进,稀土液以硫酸镧、氰酸钠溶液配合,制备的偶联剂改性添加剂能提高产品原料中的相容、互溶性,通过有机多孔碳的添加,碳经过处理形成的多孔、配合有机剂改进,形成的原料进一步的相容配合,增强产品的多孔、孔隙效率,从而增强产品的开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聚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聚氨酯海绵开孔性能的改性聚醚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海绵就是泡沫密度低于18kg/m3以下的低密度PU,方法通常是水用量超过4.5份(每100份多元醇),TDI用量超过55份,泡沫的散热问题就非常突出,由于泡沫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在发泡过程中温度自动升温超过180℃,会引起泡沫自燃,导致火灾危险。聚氨酯慢回弹泡沫塑料可以有效分散人体压力,保证人体的血液循环,给人体舒适的感觉,因此被大量应用于生产枕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枕头提出了可清洗、透气性好、舒适性高的要求。
现有的聚氨酯海绵用的聚醚材料对海绵性能改进效率不明显,海绵开孔性能低,透气性差,吸水膨胀率差,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聚氨酯海绵开孔性能的改性聚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聚氨酯海绵开孔性能的改性聚醚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聚氨酯海绵开孔性能的改性聚醚,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醚55-65份、偶联剂改性添加剂15-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0-20份、有机多孔碳5-10份、三丁胺1-5份、丙酮溶剂65-75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醚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醚60份、偶联剂改性添加剂2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份、有机多孔碳7.5份、三丁胺3份、丙酮溶剂70份。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改性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6-9份偶联剂KH560加入到10-15份柠檬酸钠溶液中,然后加入2-4份壳聚糖、1-3份海藻酸钠,搅拌混合充分,得到改性基液;
S02:将改性基液中加入总量1-5%的稀土液,超声分散充分,超声结束,得到偶联剂改性添加剂。
优选地,所述柠檬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优选地,所述超声分散充分的功率为350-450W,超声时间为20-30min。
优选地,所述稀土液的制备方法为:
将质量分数5-9%的硫酸镧按照重量比1:5加入到氰酸钠溶液中,搅拌混合充分,得到稀土液,其中氰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
优选地,所述有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为:
S101:将碳先送入到浓硫酸中进行氧化5-10min,然后沸水洗涤,随后再置于3-5倍的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碳总量10-20%的氯化铁,搅拌混合充分,水洗、干燥,再置于5-10倍的有机剂中,于65-75℃下反应1-2h,反应转速为500-1000r/min,反应结束,水洗、干燥,得到有机多孔碳。
优选地,所述有机剂为二甲基二氯硅烷、乙醇按照重量比1:7混合配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恒光大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恒光大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7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