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持针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05298.8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3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庄瑜;周意;钟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李雨霖;贾艺璇 |
| 地址: | 20008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持针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创持针器,包含外壳,定钳和一自锁组件;定钳与外壳外部的远端连接;外壳的远端设有一缺口;自锁组件包含依次连接的动钳、连接部、连杆、推柄;动钳与定钳啮合以夹紧缝针;连接部设在所述缺口处,设有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分别用于动钳与外壳的铰接和动钳与连杆铰接;连杆在推柄的带动下,通过位移,带动连接部以第一销轴为中心旋转,从而分开动钳与定钳;连杆设在外壳内;连杆的外表面缠绕设置一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在外壳内壁上,第二定位部设在连杆或推柄上。本发明利用弹簧的设计保持对缝针的夹紧状态,使医护人员在缝合时不必一直用手压紧钳头,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缝合的稳定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持针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操作中,尤其是显微外科中,因操作空间小,缝合目标精细,缝针细小,常常需要使用微创持针器械。手术时经常需要保持住对缝针的紧固夹持的状态,就需要通过自锁装置保持对钳部的。现有微创持针器的自锁装置,多是通过捏压卡扣式锁定,容易滑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持针器的自锁装置锁定功能不可靠,容易滑脱的问题,提供一种夹紧缝针方便可靠,带有自锁功能,结构紧凑可以在较小的空间下有效缝合的持针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创持针器,包含一外壳,定钳和一自锁组件;
所述定钳与所述外壳外部的远端连接;所述外壳的远端设有一缺口;
所述自锁组件包含依次连接的动钳、连接部、连杆、推柄;
所述动钳与所述定钳啮合以夹紧缝针;
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缺口处,设有第一销轴、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用于所述动钳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第二销轴用于所述动钳与所述连杆铰接;所述连杆在所述推柄的带动下,通过位移,带动所述连接部以第一销轴为中心旋转,从而分开动钳与定钳;
所述连杆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杆的外表面缠绕设置一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在所述外壳内壁上,第二定位部设在所述连杆或所述推柄上。
较佳地,所述外壳包含手持部和伸入部,所述手持部设在所述伸入部近端,且所述手持部为圆筒状,其外径为8~12mm。
较佳地,所述弹簧的两端均位于手持部内;所述手持部的内径>弹簧的外径>伸入部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销轴设在动钳侧,所述第二销轴设在定钳侧。
可选地,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一销轴设在定钳侧,所述第二销轴设在动钳侧。
较佳地,所述手持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面。
较佳地,所述外壳设有一操作孔,所述推柄通过该操作孔伸出外壳。
较佳地,所述操作孔设在所述外壳的侧面,该操作孔为条形,且其长度方向与连杆长度方向一致。
较佳地,所述定钳和动钳形成钳头,所述钳头包含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形成一夹角α,且30°≤α≤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含:
(1)利用推柄、弹簧和连杆的联动,控制动钳张开或闭合,达到放松和保持夹紧缝针的目的;
(2)利用弹簧的设计保持对缝针的夹紧状态,避免在缝合时施加额外的力保持缝针的夹紧,使医护人员在缝合时不必一直用手压紧钳头,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缝合的稳定上;
(3)本发明还利用定钳与动钳夹持面呈齿状的紧密啮合,能够可靠地夹紧缝针,防止缝针在缝合时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52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物料定量送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