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烹饪器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03322.4 | 申请日: | 2022-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5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俞晓文;潘艳丽;刘秋林;苏立;周璐倩;胡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04 | 分类号: | A47J37/04;A47J37/06;A47J2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品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715 | 代理人: | 朱民 |
| 地址: | 31110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烹饪 器具 | ||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翻转组件和加热组件。翻转组件包括储物筒、主动支架、从动支架、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储物筒倾斜设置于烹饪腔体内,用于储放待加热的食物,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烹饪腔体上,从动转轴通过从动支架与储物筒连接,转动主动转轴能够通过主动支架带动储物筒以至少两个转动自由度进行翻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储物筒内的食物。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对食物进行自动旋转翻面,使得食物各表面都能均匀受热,烹饪完成后,食物各表面上色均匀,无需用户中途暂停烹饪,手动翻面后再进行烹饪,操作简单,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空气炸是指将腔体内的空气加热之后,利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将加热之后的空气作为加热介质,对食物进行烘烤、加热,从而使烹饪效果达到与传统油炸食物相类似的效果和口感。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炸锅或具有空气炸功能的蒸烤炸一体机大多采用顶部或后部加热方式,电机将热风吹送到食物进行加热,但由于进风方式或机器内部结构空间的限制,热风场被分成了两部分,食物上下表面之间颜色差异相对较大,容易出现顶部烧焦而底部不熟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空气炸烹饪鸡米花或薯条等食材时,需要中途暂停取出空气炸网,翻面后再进行烹饪,操作繁琐,用户使用体验差。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对食物进行自动旋转翻面,使得食物各表面都能均匀受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烹饪腔体;
翻转组件,包括储物筒、主动支架、从动支架、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储物筒倾斜设置于所述烹饪腔体内,用于储放待加热的食物,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烹饪腔体上,所述从动转轴通过所述从动支架与所述储物筒连接,转动所述主动转轴能够通过所述主动支架带动所述储物筒以至少两个转动自由度进行翻转;
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储物筒内的食物。
作为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可选方案,所述主动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枢接端,所述第一枢接端通过第一轴与所述主动转轴枢接,所述主动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枢接端和第三枢接端,所述第二枢接端通过第二轴与所述储物筒枢接,所述第三枢接端通过第三轴与所述储物筒枢接;所述从动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枢接端,所述第四枢接端通过第四轴与所述从动转轴枢接,所述从动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五枢接端和第六枢接端,所述第五枢接端通过第五轴与所述储物筒枢接,所述第六枢接端通过第六轴与所述储物筒枢接。
作为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四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五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五轴的轴线与所述第六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五轴的轴线垂直,所述主动转轴的轴线与所述从动转轴的轴线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可选方案,所述主动转轴的轴线与所述从动转轴的轴线的间距为L,所述第一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的轴线的间距为a,所述第四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五轴的轴线的间距为b,其中,a=b。
作为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可选方案,所述储物筒包括筒体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盖体,所述筒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盖体用于封堵所述筒体的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可选方案,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的第二卡扣。
作为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可选方案,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转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3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计算机显示器支撑装置
-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结构形变测量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