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乒乓球练习用球拍及其练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3062.0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5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59/45 | 分类号: | A63B59/45;A63B69/00;A63B71/06;A63B10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陈伟斯 |
地址: | 250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习用 球拍 及其 练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乒乓球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乒乓球练习用球拍及其练习方法,该球拍包括球拍底板、握柄、颠球垫、电池仓、显示器和控制器,球拍底板的一侧安装有颠球垫,颠球垫划分有若干检测区和无效区,且检测区和无效区的下方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握柄中安装有电池仓和控制器,球拍底板位于握柄、颠球垫之间的板体安装有显示器,控制器分别与电池仓、显示器和各个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本发明通过对颠球垫进行合理的分区,能够针对不同的检测区进行定点颠球联系,并配合压力传感器、显示器、控制器等部件实现对颠球准确率的监测,利于初学者了解并提高自己颠球的熟练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乒乓球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乒乓球练习用球拍及其练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训练器材均存在:1)占用较大的训练空间,且结构复杂、成本高,对普通家庭、单位、学校都存在投资大的问题;2)要浪费更多的训练时间来收、捡练习击落的乒乓球。对于乒乓球初学者来说,在闲暇之余可以用球拍颠球来练习球感,好处是并不受场地和硬件的制约。
公开号为CN211798656U的中国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乒乓球训练球拍及乒乓球速成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球拍、训练球、与训练球配接的反弹板、固定训练球的支撑件,乒乓球训练球拍包括手柄,与手柄相连的横板,横板设为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的一端连接有弧形扣杀板,该弧形扣杀板外端连接有弧形拧拉板,形成中部空、上侧平、一侧弯的月牙形板。受训者将球击打至立板上、反弹回来、继续击打,并让球落在球拍的横板、弧形扣杀板或弧形拧拉板上,无需捡球、无需球桌,即可完成搓球、劈球、削球、砍球以及扣杀球、拉球、拧球等训练,让受训者迅速掌握乒乓球技能、技巧,尽快提高乒乓球技术水平,满足乒乓球训练要求。
但是这种乒乓球练习用球拍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不适合乒乓球初学者通过球拍颠球来练习球感;二是不能根据初学者的自身情况,调节乒乓球拍的配重;三是其不能记录颠球的位置信息,不利于初学者了解自身对于颠球的实际掌握情况。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乒乓球练习用球拍及其练习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乒乓球练习用球拍,包括球拍底板、握柄、颠球垫、电池仓、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球拍底板的一侧安装有颠球垫,所述颠球垫划分有若干检测区和无效区,且检测区和无效区的下方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握柄中安装有电池仓和控制器,所述球拍底板位于握柄、颠球垫之间的板体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池仓、显示器和各个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乒乓球练习用球拍中,所述颠球垫共设有3~7个检测区,其中一个检测区位于颠球垫的中心部位,其余检测区靠近颠球垫的边缘处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上述乒乓球练习用球拍中,所述检测区的内部设有中心区、位于中心区外围的第一环区和位于第一环区外围的第二环区,位于检测区外的区域作为无效区。
进一步地,上述乒乓球练习用球拍中,所述中心区的下方安装有中心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环区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环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环区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环区压力传感器,所述无效区的下方安装有无效区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上述乒乓球练习用球拍中,所述球拍底板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吸附配重垫的吸附层。
进一步地,上述乒乓球练习用球拍中,所述吸附层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配重垫为三层结构,具体由磁吸层、连接层、铁质层构成,所述连接层位于磁吸层和铁质层之间;所述配重垫相互之间通过磁吸层和铁质层的配合能够进行磁吸连接。
一种乒乓球练习用球拍的练习方法,该练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颠球垫中检测区进行编号,操作显示器的按钮,选定练习颠球所对应的检测区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师范学院,未经齐鲁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3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