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02609.5 | 申请日: | 2022-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欣;杨立宁;崔洪斌;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F10/28 | 分类号: | B22F10/28;B22F10/85;B22F10/60;B22F12/00;B22F12/20;B33Y10/00;B33Y30/00;B33Y40/20 |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秦春芳 |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零部件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所述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方法包括S10:在三维软件中绘制目标成型件模型,对所述目标成型件模型进行分层得到层片数据文件,所述层片数据文件包括多个层片信息x1,x2,x3,……,xn;S20:将所述层片信息x1传输至下料设备;S30:所述下料设备向成型缸内填充金属粉末,并压实以形成成型粉末层;S40:采用感应线圈和/或激光扫描对所述成型粉末层加热,并对所述实体进行重熔处理;S50:在固化的实体顶部重复所述S20‑S40步骤,固化后的所有实体组成目标成型件。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消除实体内的孔隙、裂纹等缺陷,进一步改善致密性和组织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种“自下而上”通过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从无到有。这使得过去受到传统制造方式的约束,而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件制造变为可能。
现有增材制造技术成型过程中会诱发不充分熔合、大颗粒夹杂等内部冶金缺陷,并且由于成型过程中应力,极易产生孔隙、裂纹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旨在提高金属零部件的成型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在三维软件中绘制目标成型件模型,对所述目标成型件模型进行分层得到层片数据文件,所述层片数据文件包括多个层片信息x1,x2,x3,……,xn;
S20:将所述层片信息x1传输至下料设备;
S30:所述下料设备向成型缸内填充金属粉末,并压实以形成成型粉末层,所述成型粉末层的厚度与所述层片信息x1的厚度相等;
S40:采用感应线圈和/或激光扫描对所述成型粉末层加热,完成所述层片信息x1转化为实体,并对所述实体进行重熔处理;
S50:在固化的实体顶部重复所述S20-S40步骤,直至所述层片信息x2,x3,……,xn全部转化为实体,固化后的所有实体组成目标成型件。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目标成型件分为多层,且每层根据计算机中的分层信息进行下料,下料的金属粉末质量更加精准,防止料多或料少引发的质量缺陷;对每层成型粉末层进行成型的过程中,可采用激光对成型粉末层进行加热,可采用感应线圈对成型粉末层进行加热,也可采用激光和感应线圈结合的方式对成型粉末层进行加热,具体可根据金属粉末的种类或层片信息的形状来选择,根据层片信息的多样性,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激光加热具有精度高、可成型复杂精密结构的效果,感应线圈具有加热速度快、方便调控的技术效果,将两种加热方式结合,整合其技术效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目标成型件的制造效率;固化后形成的实体再次进行重熔处理,消除实体内的孔隙、裂纹等缺陷,进一步改善致密性和组织均匀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50步骤之后还包括:
S60:对所述目标成型件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喷砂、高压气处理、去支撑、乙醇清洗、热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成型件的材料为中、低熔点材料时,采用感应线圈进行加热;所述目标成型件的材料为高熔点材料时,采用激光扫描加热方式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2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托输送生产线及其承托输送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弹性氟橡胶生胶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