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生护坡土工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02457.9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8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钧;曹生鸿;任弘宇;邓亚男;王灏;许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九零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46 | 分类号: | A01G24/46;A01G24/20;A01G24/12;A01G24/10;E02D17/20;C09K17/52;C09K17/40;A01N53/08;A01N53/04;A01P17/0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张夏谦 |
地址: | 810000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矿山 修复 护坡 土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生护坡土工毡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含制备相变复合纤维、制备热敏纤维、针刺成毡、成型放置槽、制备营养层以及复合。由相变复合纤维与热敏纤维制成的土工毡表现出优异的储热蓄热能力和热调节性能,非常适用于常年气温偏低的矿山土壤,便于后期的修复。本发明的土工毡在适宜的温度下满足将各种营养成分供给到矿山土壤中,实现矿山快速绿化生态修复,且在后期保养过程中无需经常浇水补充水分,省时省力,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生护坡土工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常年来的矿山开采对大规模的土地和植被造成了破坏,不仅导致水土流失、扬沙扬尘等环境问题,还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的生态自然灾害。因此,对废弃矿山矿坑的生态修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
现有技术中,矿山土壤修复技术主要采用土壤基质构建技术与植被种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土壤基质构建技术是在矿山表面覆土,使矿山土壤表面形成易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基质。上述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存在如下如下问题:由于矿山土壤表面土壤基质保水保肥性能的限制,在干旱或降雨量大的环境条件下,土壤的水分与养料容易流失,导致植被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文献CN 211057821 U公开了一种抗冲刷抗侵蚀生态植被网垫,其结构包括由波浪状的双向精微格栅网或团状的土工网垫构成的折叠网以及草籽层;在所述折叠网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由聚丙烯拉伸形成的上网格层和下网格层,在所述折叠网中填充的配比完成的植生营养土,但是对于气温寒冷的矿山土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较差,修复效果一般。
文献CN 108797612 A公开一种高稳定性边坡立体绿化生态修复方法,其制备方法需先喷涂生态固化剂分1-3次,而后铺设加固网,再铺设一层透水透气环保生态混凝土等,绿化修复步骤较为繁琐。
基于此,需开发一种能够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且修复步骤简单便捷的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生护坡土工毡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生护坡土工毡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生护坡土工毡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制备步骤:
(一)制备相变复合纤维
取平均粒径为10-20μm的PCM微粒备用;待70-80重量份的黄麻纤维溶解制成溶液后,添加20-30重量份的PCM微粒至溶液中搅拌均匀,经湿法纺丝制成相变复合纤维待用;
(二)制备热敏纤维
将PVA在80℃的去离子水中溶解4h,制成浓度为18%的原液;以100重量份原液,加入8-10重量份的热敏变色材料,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经过滤、真空脱泡24h后采用湿法纺丝,以硫酸钠饱和水溶液作凝固浴纺织热敏纤维;其中热敏变色材料为结晶紫内酯和RTP(红色热敏变色颜料)的复配物;
(三)针刺成毡
将相变复合纤维和热敏纤维按照60%:40%的重量比混合在一起并输送成网,成网的过程中,进气压为0.45~0.75MPa,摆丝器的摆丝频率为500~1000次/min,托网帘的速度为3~5m/min;最后,采用针刺法将8-10层相变复合纤维和热敏纤维制成土工毡;
(四)成型放置槽
将该土工毡放入内置若干垫块的模具中,温度控制在70-80摄氏度,施加压力,土工毡下表面形成若干放置槽;放置槽内涂布水性胶水;
(五)制备营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九零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海九零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24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