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还原菌群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02315.2 | 申请日: | 2022-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1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能;马小东;牛韩宇;满全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3/00;C12P39/0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铁还原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还原菌群包括Shewanella oneidensisstrain MR-1或Shewanellaputrefaciens CN32中的至少一种和Enterobacter aerogenesXM2,
Shewanella oneidensisstrain MR-1或Shewanellaputrefaciens CN32属于Shewanella菌属,Enterobacter aerogenes XM2属于Enterobacter菌属,铁还原菌群中Enterobacter、Shewanella两种菌属的质量比为3-6:1,以该铁还原菌群作用于由有机污染物毒化的土壤中用于快速合成蓝铁矿,所述有机污染物为4-氯苯胺、苯并[a]芘、苯酚、邻(对)硝基氯苯中的至少一种,且包含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乙烯、氯乙烯、氯苯、三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土壤同时受三种有机污染物作用。
2.一种快速生物合成蓝铁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购买的标准土壤样品GBW07405(GSS-5),加入有机污染物和腐殖酸,同时加入铁还原菌群,在铁还原菌群和复合污染物作用下,土壤样品进行染毒老化7-10天处理,形成污染土壤;
所述有机污染物为包含4-氯苯胺、苯并[a]芘、苯酚、邻(对)硝基氯苯中的至少一种,且包含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氯苯、三氯甲烷、二氯乙烯、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的污染物,土壤同时受三种有机污染物作用,构成污染土壤;
所述铁还原菌群,为Shewanella oneidensis strain MR-1和EnterobacteraerogenesXM2,或者为Shewanellaputrefaciens CN32和Enterobacter aerogenes XM2,铁还原菌群中Enterobacter、Shewanella两种菌属的质量比为3-6:1;
铁还原菌群的富集过程为:富集培养实验在厌氧手套箱中进行,实验采用40mL培养瓶,称取5-20g污染土壤样品加入到装有20-80mL经高温灭菌冷却后的生理盐水的容器中,充分涡旋混匀后,在厌氧箱中静置1-5h;将涡旋混匀静置后的1-6mL的土壤悬浊液和5-30mL柠檬酸铁培养基加入40mL透明培养瓶中,25-35℃恒温避光在厌氧培养箱中培养,每隔一天摇匀,待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蓝黑色时,取培养瓶中的菌悬液转接至新的柠檬酸铁培养基中富集培养,待溶液颜色再次由棕黄色变成蓝黑色时,连续转接富集培养3-5次后获得铁还原菌群;
铁还原菌群扩大培养合成蓝铁矿:实验在厌氧培养箱中进行,将富集获得的铁还原菌群在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用0.85%的生理盐水进行离心清洗3次,并用生理盐水悬浮;在40mL培养瓶中,接入10-20mL柠檬酸铁培养基,然后接入1-4mL用0.85%的生理盐水悬浮的对数期菌液,将培养瓶置于厌氧培养箱内25-35℃恒温培养,培养1-2d,生成蓝铁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生物合成蓝铁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氯苯、三氯甲烷、二氯乙烯、氯乙烯这类卤代烃在土壤中的含量为50-120mg/k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生物合成蓝铁矿方法,其特征在于,4-氯苯胺、苯并[a]芘、邻(对)硝基氯苯、苯酚在土壤中的浓度分别为:10-30mg/kg、1.5-5.5mg/kg、32-95mg/kg、500-1100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23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