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间协同控制的方法、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01829.6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5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索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76/14;H04M1/72412;H04M1/7243;H04M1/72433;H04M1/72439;H04M1/7244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红艳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协同 控制 方法 通信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同控制的方法、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通过本申请方案,针对手机连接多个设备(如车载设备、蓝牙耳机和手环等)的场景,其中一些设备为手机的输入设备,支持触发手机执行一些预设的动作,另一些设备为手机的输出设备,支持输出手机发送的音频或图像数据。根据与手机连接的各个设备的各自属性和功能,手机可以预先设置各设备能够触发手机执行预设动作的权限。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直接在预设输入设备上操作,即可触发手机执行对应的动作,从而触发预设输出设备随着手机执行相应的动作。因此,本申请方案可以提升多终端连接拓扑场景下不同通信业务并发输入输出的权限控制和易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间协同控制的方法、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智能家居环境中可以包括由若干手机、无线耳机、电视、音箱、跑步机、手环、手表、扫地机器人以及PC等电子设备组成的互联系统。在驾驶场景中可以包括手机、蓝牙耳机、无线车载设备以及手环等电子设备组成的互联系统。
在这些互联系统中,手机与这些蓝牙外围设备(简称为蓝牙外设)保持一对多连接,并且手机与每个蓝牙外设之间可以协同完成一些动作。一方面,通过在手机上操作可以触发蓝牙外设实现一些功能,例如通过在手机上操作可以触发启动或关闭扫地机器人。另一方面,通过在蓝牙外设上操作可以触发手机实现一些功能,例如当手机接收到来电呼叫时,用户只需在蓝牙耳机上操作,即可触发接听电话,或者拒绝接听或者挂断电话。可以看出,设备间可以实现协同控制,互联系统为用户带来了生活上的便捷。
然而,上述设备间协同控制的方式在一些场景中还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在用户正在开车的过程中,当手机接收到来电呼叫时,由于用户的手需要一直放在方向盘上,因此用户不方便直接操作手机来接听电话,并且为了驾驶安全,用户也不方便伸手去操作蓝牙耳机,这样无法满足用户方便且安全地接听电话或挂断电话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间协同控制的方法、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传统的设备间协同控制的方式在一些场景中还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间协同控制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已建立连接。
第三设备用于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第三设备上的第一操作,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操作指示的第一动作;
第一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设备和第二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预设输入设备,且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预设输出设备;
第一设备还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动作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动作对应的第二信息;
第二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按照所述第二信息进行数据输出。
通过本申请方案,针对第一设备连接多个设备的场景,其中一些设备为第一设备的输入设备,支持触发第一设备执行一些预设的动作,另一些设备为第一设备的输出设备,支持输出第一设备发送的音频或图像数据。例如,可以根据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各个设备的各自属性和功能,第一设备可以预先设置各设备能够触发第一设备执行预设动作的权限。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直接在预设输入设备上操作,即可触发第一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从而触发预设输出设备随着第一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因此本申请方案可以提升多终端连接拓扑场景下不同通信业务并发输入输出的权限控制和易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1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