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00206.7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0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罗作球;童小根;张凯峰;孟刚;王军;王敏;胡宇博;朱王科;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4/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6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40-480份、拌合水190-210份、砂700-800份、石950-1200份、减水剂4-5份、裂缝预防修复材料24.5-66份;
其中,所述裂缝预防修复材料包括相变材料、微胶囊材料和芯材固化剂,以所述裂缝预防修复材料为基准,所述裂缝预防修复材料包括相变材料11-24份、微胶囊材料9-28份和芯材固化剂4.5-14份;
以所述微胶囊材料为基准,所述微胶囊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三聚氰胺2-3份、苯酚7-9份、甲醛12-14份、γ-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2-0.3份、乙醇4-8.5份、纳米SiC3.5-6.5份、环氧树脂10-15份、稀释剂2-3份、分散剂0.6-0.9份、海藻酸钠水溶液2-5份、固化剂4-6份;
所述微胶囊材料由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
S1:三聚氰胺、苯酚和甲醛混合得到预聚体系,调节预聚体系pH为8-9后,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制得预聚体;
将γ-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散到乙醇中得到疏水体系,调节疏水体系pH值为4-5后,加入纳米SiC,加热、过滤、干燥、粉碎,得到疏水改性纳米SiC;将疏水改性纳米SiC与环氧树脂、稀释剂、分散剂与蒸馏水混合,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得到芯料混合物;
S2:将预聚体、芯料混合物、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加热搅拌一段时间得到混合体系,并调节混合体系pH值至2-4后,向以上混合体系中加入固化剂得到微胶囊体系,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调节微胶囊体系pH值为6.5-7.5时,干燥得到微胶囊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制备预聚体的过程中加热温度为60-80℃,加热时间为0.5-1.5h;S1中制备疏水改性纳米SiC的过程中加热温度为70-90℃,加热时间为2-4h;S1中制备芯料混合物的过程中加热温度为40-60℃,搅拌转速为800-3000r/min,加热搅拌时间为1-2h;
S2中将预聚体、芯料混合物、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制备微胶囊材料的过程中,加热温度为65-75℃,搅拌转速为500-700r/min,加热搅拌时间为45-60min;S2中加入固化剂后继续反应的时间为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C的粒径为30-3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浓度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固化剂选自二乙烯三胺、2-甲基咪唑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选自硬脂酸丁酯、石蜡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裂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芯材固化剂、减水剂与拌合水混合,得到液体混合物;
步骤二,将液体混合物与水泥、砂、石、相变材料和微胶囊材料混合、搅拌、成型,制备得到抗裂自修复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02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目标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平阵列阵元位置校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