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极差速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773.3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鸿志 |
主分类号: | F16H3/76 | 分类号: | F16H3/76;F16H48/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通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差 变速器 | ||
1.一种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轮组(1)、第二齿轮组(2)、第一动力分流装置(3)、第二动力合流装置(4)、动力输出轮(5)、发电装置(6)、驱动装置(7)和动力输入轴(9),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相连,所述动力输出轮(5)与所述第二齿轮组(2)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分流装置(3)与所述第一齿轮组(1)相配合,所述第一动力分流装置(3)还与所述发电装置(6)相连,所述第二动力合流装置(4)与所述第二齿轮组(2)相配合,所述第二动力合流装置(4)还与所述驱动装置(7)相连,所述第一齿轮组(1)与所述动力输入轴(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1)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之间还设置有传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1)包括第一齿圈(11)和第一行星机构(13)第一太阳齿轮(12)所述第一齿圈(11)设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一齿圈(11)的内齿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圈(11)的外齿与所述第一动力分流装置(3)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2)包括第二齿圈(21)和第二行星机构,太阳齿轮(22)所述第二齿圈(21)设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二齿圈(21)的内齿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圈(21)的外齿与所述第二动力合流装置(4)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行星齿轮(13)行星齿轮架(14)动力输入轴(9)。所述第一太阳齿轮(1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13)与所述第一齿圈(11)的内齿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第一多个行星齿轮(13),所述第一行星架(14)动力输入轴(9)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行星架(14)与所述动力输入轴(9)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多个行星齿轮(23),行星齿轮架(17)动力输出轮(5)想连,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3)与所述第二齿圈(21)的内齿相啮合。本发明尽可不用动力分流装置,与动力合流装置也同样达到的变速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第二多个行星齿轮(23),所述第二行星架(17)动力输出轮(5)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3)通过行星齿轮架(17)与所述动力输出轮(5)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圈(11)通过传动轴(15)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22)相连,所述第一太阳齿轮(12)通过传动轴(16)与所述第二齿圈(2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极差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与所述发电装置(6)和驱动装置(7)通电相连接,所述控制器(8)用于分配发电装置(6)的电压给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带动所述第二动力合流装置(4)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鸿志,未经杨鸿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7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效果好的电缆分接箱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