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次性插管的便携式人体工程学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639.3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7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光视觉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A61B1/00;A61B1/05;A61B1/06;A61B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吴勇明;赵春正 |
地址: | 美国华盛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一次性 插管 便携式 人体 工程学 内窥镜 | ||
1.一种多相机、多光谱的内窥镜,包括:
插管(120),用于插入病人体内;
位于插管前端部分的前视相机CamW(430)可查看目标,并主要对白光的波长范围作出反应;
一个电控滤色器(1202),也在插管的前端部分,并被配置为可选地在模式A下工作,以通过主要在白光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或在模式B下通过主要在选定的窄带或荧光的波长的光到所述相机CamF;
同样位于插管前端部分的前视相机CamFA/B(12420)从不同角度并通过所述彩色电控滤色器观察所述目标;
一个处理系统(143),被配置为:
选择性地在模式A和模式B之间切换所述彩色滤光片,以及
接收来自所述相机CamW和CamFA/B的图像数据,以及:
当所述滤色器在模式A下工作时,形成所述目标的白光立体图像,但
当所述过滤器在模式B下工作时,从相机CamFA/B中形成选定的窄波段图像或荧光光图像;以及
一个图像显示器(150);
其中,所述处理系统和图像显示器被配置为形成并显示合成图像,作为白光立体图像和选定的窄波段图像或荧光灯图像的叠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进一步包括一个流体集线器(172),所述插管从该集线器前端延伸,以及一个固定该流体集线器的手柄(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集线器和插管包括一个一次性使用单元(102),所述手柄包括一个可重复使用单元(104)并可释放地固定在一次性使用单元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使用单元沿纵向轴线延伸,所述可重复使用单元具有一个上部,该上部具有一个沿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开放槽和一个沿横向于纵向轴线的手柄轴线延伸的手柄部分,其中所述流体集线器被配置为可释放地卡入所述开放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复使用单元包括安装在其后端的手动弯曲控制器,所述一次性使用单元包括弯曲机构,该机构在一次性使用单元被卡入所述插槽时自动接合所述手动弯曲控制器,并对弯曲控制器的手动操作作出反应,以选择性地弯曲插管的前端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流体集线器的后端部分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进一步包括一个手动弯曲控制器,并且其中所述插管的前端部分被配置为响应所述手动弯曲控制器的操作而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CamF至少在所述滤色器在所述模式B下工作时,其空间分辨率低于所述相机CamW。
9.一种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包括:
一个管状插管(120),用于插入病人体内;
位于所述插管前端部分的第一前视相机系统,包括两个相机CamW1和CamW2,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目标,并分别对CamW1波长范围和CamW2波长范围作出反应;
位于所述插管前端部分的第二相机系统,包括一个相机CamF,所述相机也能看到所述目标,但主要对CamF的波长范围作出反应,该波长范围与CamW1和CamW2波长范围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一个处理系统,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和第二相机系统的图像数据,并利用来自CamW1和Cam W2的图像数据将接收的图像数据处理成所述目标的立体图像,利用来自CamF的图像数据处理成所述目标的二维(2D)图像,以及将所述立体图像和所述2D图像重叠起来的所述目标的合成图像;和
一个被配置为显示所述合成图像的显示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相机、多光谱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波长范围CamW1和CamW2重叠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光视觉公司,未经美光视觉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6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