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3244.4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盛;何君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永盛 |
主分类号: | H01M8/0256 | 分类号: | H01M8/0256;H01M8/0267;H01M8/04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史瞳;谢琼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装置 | ||
一种燃料电池装置,包含界定内空间的外壳、设置于所述内空间的流道板、两个其中一个与所述流道板叠合的电极板,及夹制于所述电极板间的质子交换膜。所述流道板包括多个平直段及多个衔接段。所述平直段沿呈两行并排并沿轴线延伸,且每一行的所述平直段间隔界定出多个通口,而所述通口相互错位。所述衔接段分别倾斜地衔接于一行的所述平直段的相反两端,与另一行的所述平直段的相反两端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衔接段与共同衔接的所述平直段界定出与个别的所述通口连通的排水道。即便叠合多个所述燃料电池装置,所述排水道仍能发挥排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透过含氢燃料与空气产生电力的装置,目前主流技术是利用质子交换膜,在将氢气导入阳极后,分解为氢离子与电子,而所述的氢离子后续则会与阴极的氧分子结合而产生水。正因为燃料电池在持续运作的过程中会持续产生水,为了确保燃料气体的持续导入,以及质子交换膜与电极间的接触与反应不会被水液阻碍,必须妥善设计将产生的水液持续向外排导的机制,才能维持燃料电池的正常运作。
据此,目前现有的燃料电池都是在电极板上同时设计流道,借此达成排导产生的水液的目的。然而,因应现今各种用电设备的用电量逐渐庞大的趋势,通常会将燃料电池密集化配置,借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产生相对较大的电量。在多个燃料电池密集配置时,有可能会产生结构间逐层挤压的情况,若是设计有流道的电极板受到挤压,不但可能与质子交换膜无法如预期地接触,产生的水液也有可能无法顺利排导。因此,如何因应目前大用电的趋势,同时顾及水液顺利排导而维持燃料电池的正常运作,则成为相关领域从事者亟欲突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顺利排导运作产生的水液,并能因应密集化配置的燃料电池装置。
本发明燃料电池装置,包含围绕界定出内空间的外壳、设置于所述内空间中的流道板、两个彼此间隔且有其中一个与所述流道板相互叠合的电极板,及夹制于所述电极板间的质子交换膜。
所述外壳包括围绕界定出所述内空间的壳体、两个连通于所述内空间且分别适用于导入氢气及氧气的导气管,及连通于所述内空间且适用于导出水液的排水管。
所述流道板包括多个沿第一轴线相互间隔地呈两行并排的平直段,及多个分别衔接于其中一行的所述平直段的相反两端,与另一行的所述平直段的相反两端间的衔接段。每一行的所述平直段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延伸,且沿同时垂直所述第一轴线及所述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彼此相邻间隔地界定出多个通口。所述两行的所述平直段的所述通口是相互错位,且每一个平直段沿所述第三轴线的宽度,大于每一个通口沿所述第三轴线的宽度,每一个平直段具有多个呈贯穿状且沿所述第二轴线相互间隔的透气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衔接段与共同衔接的所述平直段围绕界定出沿所述第二轴线延伸且与个别的所述通口连通的排水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燃料电池装置,其中,所述流道板是以受外力后会在弯折处产生形变的材质所制成。
较佳地,前述燃料电池装置,其中,每一个电极板包括用于与所述质子交换膜接触的反应部,及自所述反应部向外延伸的连接部。
较佳地,前述燃料电池装置,其中,每一个电极板具有多个呈贯穿状的微孔。
较佳地,前述燃料电池装置,其中,每一个电极板的每一个微孔的孔径为0.01至0.02毫米。
较佳地,前述燃料电池装置,其中,所述的燃料电池装置还包含端接于所述流道板朝向所述导气管的一端的导流模块,所述导流模块包括位于靠近所述导气管的一侧的外侧面、凹设所述外侧面并供所述导气管穿设的缓冲槽,及位于相反于所述外侧面的一侧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具有形状对应所述流道板的一端且供所述流道板嵌入的嵌槽,及多个彼此间隔且位置分别对应所述排水道,并连通于所述缓冲槽的进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永盛,未经何永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3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子锁
- 下一篇:多能谱X射线探测器及自动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