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分子凝胶-低温高强度凝胶套损固砂堵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92190.X | 申请日: | 2022-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威;赵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佰昂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29/10;C09K8/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相凡 |
| 地址: | 163002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凝胶 低温 强度 套损固砂 堵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分子凝胶‑低温高强度凝胶套损固砂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冲砂下钻至套损点底部并清理井眼,再将前置液、隔离液、后置清洗液和清水依次注入井内并静置,接着配制低温高强度凝胶堵漏浆液并注入井内进行固砂堵漏,最后清洗各施工设备并低温高强度凝胶堵漏浆液候凝后观察封固效果;本发明通过直接挤注超分子凝胶,使其与地层水反应并在气流扰动作用下形成高浓度、高强度的凝胶,且能在套损附近聚结滞留,来达到更好滞留、隔水效果,并为后面注入低温高强度凝胶提供支撑,同时本申请配制的低温高强度凝胶具有配制简便、稠化时间可控、密度低、易滞留的特点,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套损井的治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分子凝胶-低温高强度凝胶套损固砂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产生的油状液体矿物称石油,把可燃气体称天然气,把固态可燃油质矿物称沥青,随着对这些矿物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它们在组成上均属烃类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联系,因此把它们统称为石油,而石油开采是指在有石油储存的地方对石油进行挖掘,提取的行为。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随着多油层油田开采年限的增长,以及地质条件和工程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套管破损和套管外流体窜漏现象,我国各主要油田开发目前均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套损井数量与套损程度正同步增长,套损已成为影响我国石油行业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套损井数的逐年增加,导致出现了多个集中套损区,导致开发井网不完善,造成油田资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且套损井修复率低,疑难复杂井比例高,修复难度增大。
目前,常见的套损井治理方式包括小套管固井工艺、化学封堵技术、套管补贴技术、套管换取工艺技术,其中小套管固井工艺牺牲了井筒内径,化学封堵技术试压较低,无法满足老井堵漏作业,套管补贴技术套管内径缩小,限制了完井工艺的实施,套管换取工艺施工周期长,费用较高,由此可见传统的套损井治理方式均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分子凝胶-低温高强度凝胶套损固砂堵漏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超分子凝胶-低温高强度凝胶套损固砂堵漏方法,解决现有的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套损井治理方式试压较低,无法满足老井堵漏作业,限制了完井工艺的实施,施工周期长以及费用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分子凝胶-低温高强度凝胶套损固砂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冲砂下钻至套损点底部,再以大排量循环清洗的方式将井眼清理干净,接着起钻至井口;
步骤二:先根据实际堵漏需要预先准备足量的白油、超分子低温高强度凝胶和清水,接着用泵车连接管线将一半数量的白油作为前置液注入井内,再用泵车将超分子凝胶作为隔离液注入井内,然后用泵车将另一半数量白油作为后置清洗液注入井内,之后用泵车将清水注入井内,最后关井并静置;
步骤三:先在搅拌罐中配制低温高强度凝胶堵漏浆液,再将配好的低温高强度凝胶堵漏浆液注入静置完毕的井内,待低温高强度凝胶堵漏浆液完全注入后,用清水替浆;
步骤四:清水替浆后采用清水清洗管线、泵车、搅拌罐内残留的低温高强度凝胶堵漏浆液,待井内的低温高强度凝胶堵漏浆液候凝12h后,下钻循环探塞、钻塞,并观察封固情况,以获取套损处的堵漏效果。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进行冲砂下钻时,冲砂下钻至套管破损位置以下,清理井眼后保证井眼无沉沙,并保持破损层位暴露。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泵车以0.2~0.4m3/min的排量依次注入前置液0.2m3、隔离液4m3、后置清洗液0.2m3和清水0.1m3,所述白油和超分子凝胶的浓度均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佰昂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佰昂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2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发助推器点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随动拉压转换隔震抗拉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