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球形填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86962.9 | 申请日: | 2022-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4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毅;陈智;刘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K7/18 | 分类号: | C08K7/18;C09J11/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李悝 |
| 地址: | 36244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球形 填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球形填料的生产工艺,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原料组份按重量份计包括:1‑40份平均粒径为1‑18微米的氮化铝粉、1‑40份平均粒径1‑5微米六方氮化硼粉、1‑10份纳米氧化锌粉、1‑5份纳米氧化钇粉、1‑5份氧化镁、98份酒精、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和1份阴离子聚合物分散剂;本发明中,实测对比发现,平均粒径为1微米的市售氮化铝在500粘度硅油的最大填充量为65%(重量份),平均粒径为3微米的氮化硼在500粘度硅油中的最大填充量为50%,高导热填料粉化学性能稳定,防水解,流动性好,在有机树脂中填充量大,密度小,比表面积小,低介电常数,适合用于高导热硅胶,结构胶和导热塑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导热球形填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对于散热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于高导热填充料的要求也快速提升,市场上绝大多数填充料各有优缺点,综合性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传统的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镁等导热填料自身导热系数不高,在有机材料中填充量小的时候导热达不到要求,填充量大又会严重影响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等机械性能;氮化铝,氮化硼虽然自身理论导热系数很高,但作为填充料各有自己的问题:氮化铝易水解,和各种有机材料相容性差,介电常数在7-8,不适合5G通讯的高频低介电要求,且密度在3.26,也不符合轻质化趋势;六方氮化硼颗粒是片状,比表面积大,虽然它具有高导热,低密度,低介电的优点,但填充时增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氮化铝易水解,和各种有机材料相容性差,介电常数在7-8,不适合5G通讯的高频低介电要求,且密度在3.26,也不符合轻质化趋势;六方氮化硼颗粒是片状,比表面积大,虽然它具有高导热,低密度,低介电的优点,但填充时增稠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导热球形填料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导热球形填料,所述原料组份按重量份计包括:1-40份平均粒径为1-18微米的氮化铝粉、1-40份平均粒径1-5微米六方氮化硼粉、1-10份纳米氧化锌粉、1-5份纳米氧化钇粉、1-5份氧化镁、98份酒精、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和1份阴离子聚合物分散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高导热球形填料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球磨机里,加入1-40份平均粒径为1-18微米的氮化铝粉,最佳比例是1微米/5微米/18微米=60/20/20,1-40份平均粒径为1-5微米的片状六方氮化硼粉,1-10粉0.2微米的氧化锌粉,1-5份0.1微米的氧化钇粉,1-5份微米级氧化镁粉,然后放入一定量大小尺寸搭配的氧化铝磨珠,球磨一小时,得到混合粉A;
步骤S2:在98份酒精中加入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搅拌彻底溶解,再加入1份阴离子聚合物分散剂,搅拌均匀,把步骤S1的混合粉A高速搅拌下加入溶液里,制成喷雾浆料B;
步骤S3:调整喷雾干燥设备的参数,包括氮气流速,进出口温度,进料速度,进料压力,分别制备平均粒径为30微米、50微米和80微米的实心球形颗粒C;
步骤S4:将S3中的实心球形颗粒C在空气气氛中在550度煅烧2小时,把有机物除去,经烧结脱脂后的实心球形颗粒C碳含量500ppm,并逐渐形成球形粉料;
步骤S5:将脱脂后的球形粉料在氮气环境中升温至最高1850度,在高温维持2小时后快速降温,得到成瓷颗粒D;
步骤S6:把成瓷颗粒D在5%磷酸中在60度浸泡四小时后,用去离子多次洗涤至中性,并投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设置烘干温度为100℃,最后球形颗粒真密度在2.5克/立方厘米,比表面积小于0.23,介电常数在4-5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6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音箱制造用音叉振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上钉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