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5479.9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初;唐宁;吴义清;宋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目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03 | 分类号: | A61B3/103;A61B3/113;A61B3/14;A61B3/117;A61B3/00;A61B3/10 |
代理公司: | 江苏易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12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441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眼科 光学 生物 测量仪 | ||
本发明涉及眼科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包括光路系统,所述光路系统用于对人的眼球进行测量,所述光路系统中包括用于眼球追踪的瞳孔成像光路;Y向运动机构,所述光路系统安装于所述Y向运动机构的顶部,所述Y向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光路系统沿Y轴方向移动;Z向运动机构,所述Y向运动机构设置于所述Z向运动机构的上方,所述Z向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光路系统沿Z轴方向移动;X向运动机构,所述Z向运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向运动机构的上方,所述X向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光路系统沿X轴方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
背景技术
眼球的生物结构测量是应用各种相关的检查方法对眼球结构参数进行测量,如眼轴长度、角膜厚度、角膜曲率、角膜直径、前房深度、瞳孔直径、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内压、屈光状态等,为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眼轴长度是指角膜前表面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或视网膜内界膜的距离,在临床上,白内障、屈光不正、斜视、弱视、青光眼、硅油填充眼、黄斑水肿等多种疾病都伴随着眼轴长度不同程度的变化。作为影响眼睛屈光程度的一项重要参数,获取准确的眼轴长度可以为眼病的监控和诊疗提供技术支持,尤其是在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等领域。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适用于医院眼科测量患者眼睛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前房深度以及人眼角膜直径测定和对要求的拟植入眼内人工晶体的度数计算。
现有的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需要检测人员与患者之间不断交互,在寻找人眼以及定位方面比较繁琐、耗费时间人力,测量累计误差比较大,检测结果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包括:
光路系统,所述光路系统包括瞳孔成像光路、屈光度检测光路以及眼轴长度检测光路,所述瞳孔成像光路用于实现对患者眼球进行追踪定位,所述屈光度检测光路用于检测患者患者眼球的屈光度,所述眼轴长度检测光路用于检测患者患者眼球的眼轴长度;
Y向运动机构,所述光路系统安装于所述Y向运动机构的顶部,所述Y向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光路系统沿Y轴方向移动;
Z向运动机构,所述Y向运动机构设置于所述Z向运动机构的上方,所述Z向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光路系统沿Z轴方向移动;
X向运动机构,所述Z向运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向运动机构的上方,所述X向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光路系统沿X轴方向移动;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瞳孔成像光路检测的瞳孔图像控制所述Y向运动机构、所述Z向运动机构以及所述X向运动机构带动所述光路系统移动以对准瞳孔中心。
优选地,所述瞳孔成像光路沿光线照射方向包括LED灯、第一狭缝光阑、第一透镜、窗口玻璃、第一成像透镜、第一平面镜、第二成像透镜、第三成像透镜、第一孔径光阑、带阻滤片以及第一CMOS相机,所述LED灯产生光线经所述第一狭缝光阑和所述第一透镜射至眼球,眼球反射的光线经所述窗口玻璃、所述第一成像透镜射至所述第一平面镜发生反射,所述第一平面镜反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二成像透镜、所述第三成像透镜、所述第一孔径光阑并穿透所述带阻滤片到达所述第一CMOS相机,所述第一CMOS相机的感光芯片并将瞳孔图像显示于所述第一CMOS相机的屏幕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CMOS相机的屏幕上显示所述瞳孔图像的瞳孔中心和所述光路系统的基准中心以及角膜标准环,所述控制模块计算所述基准中心和所述瞳孔中心的偏差距离,并根据所述偏差距离控制所述Y向运动机构、所述Z向运动机构以及所述X向运动机构带动所述光路系统移动使得所述基准中心和所述瞳孔中心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目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目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5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