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85092.3 | 申请日: | 2022-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9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晁锡麟;李彦雷;纪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邢智博 |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实 混凝土 模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模板,涉及混凝土模板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模板框架、轨道板、横杆和加压机构,模板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浆口,模板框架上方设置有轨道板,轨道板上开设有进浆口,轨道板上方设置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加压机构,加压机构包括固定件、电机、凸轮、连杆、弹簧和支架,固定件设置在模板框架的外侧,固定件上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凸轮连接,凸轮位于横杆上,横杆上穿装有连杆,连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套装有弹簧,连杆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支架连接在固定件上。本发明提高了混凝土填充效率,使混凝土能够完全填充模板,并保证内部空气的排出,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模板。
背景技术
为了迎合建筑工程不断地大规模化、复杂化、高层化的发展趋势,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配筋也不断的走向复杂化,导致施工难度增大。一般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质量很大程度会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同时混凝土振捣过程还会引起噪音等问题。自密实混凝土可以免除振捣工序,依靠自身的性能来达到自密实成型,从而能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自密实混凝土虽然能依靠自身性能到达自密成型的效果,但周边的填充层仍需要进行封边,且还需将混凝土中的空气排除。只靠自身性能无法达到填充和排空气的效果,进而影响工程质量。专利CN209836692U敞开式自密实混凝土模板装置中,通过各个模板围成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腔,并设置压紧组件将混凝土压实,同时设置收浆口、排浆孔等,用于空气的排出。但是横向压杆的位置固定,导致排气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模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包括:模板框架、轨道板、横杆和加压机构;模板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浆口,模板框架上方设置有轨道板,轨道板上开设有进浆口,轨道板上方设置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加压机构,加压机构包括固定件、电机、凸轮、连杆、弹簧和支架,固定件设置在模板框架的外侧,固定件上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凸轮连接,凸轮位于横杆上,横杆上穿装有连杆,连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套装有弹簧,连杆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支架连接在固定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模板框架以及轨道板围成一个浇筑腔,通过设置排浆口,使空气随着混凝土的填入排出腔体。轨道板上方设置横杆,填充完毕后,打开电机,通过凸轮、电机、连杆和弹簧相互配合,带动横杆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进而不断的使轨道板对填充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加压,将残存的空气排出,并将周边填充层进行封边。本模板提高了混凝土填充效率,使混凝土能够完全填充模板,并保证内部空气的排出,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成型质量。
进一步地,加压机构还包括螺杆和压紧螺母,螺杆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横杆与压紧螺母螺纹连接。通过螺杆和压紧螺母对轨道板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调节压紧螺母将横杆向下移动,进而将轨道板压在模板框架上方,将模板框架盖住。
进一步地,模板框架包括横模、纵模、连接板和加强板,横模和纵模相互垂直依次首尾相接,横模和纵模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卡接有连接板;加强板为L型结构,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横模和纵模的侧壁连接。通过横模、纵模和连接板将倒混凝土的空间围出来,并设置加强板,使得纵模和横模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在之后倒混凝土时连接处无法承受住压力。
进一步地,本模板还包括密封盖、密封板和卡块,密封盖连接在进浆口上,密封盖上方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轨道板上,密封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卡块中,卡块连接在轨道板上。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关闭密封盖,再利用密封板和卡块将密封盖压紧,避免内部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顶开密封盖,进而影响成型混凝土的质量。
进一步地,本模板还包括滑轨和盖板,滑轨分别连接在排浆口的两侧,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盖板。通过滑动盖板,进行排浆口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5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