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废弃物的环保运输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84585.5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绵 |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B65F3/02;B65F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废弃物 环保 运输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废弃物的环保运输设备。一种生物废弃物的环保运输设备,包括车厢,车厢外部安装有垃圾桶抬升装置,垃圾桶抬升装置底部连接有垃圾桶,车厢内部安装有压缩装置,压缩装置上方设置有垃圾挡板,压缩装置内部安装有前挡板伸缩杆,前挡板伸缩杆上方安装有上挡板伸缩杆,前挡板伸缩杆下方安装有下挡板伸缩杆;压缩装置内设置有挡板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内部的挤压装置,在每一次倒入车厢内垃圾时,关闭下挡板,保持垃圾在压缩装置内部,倾倒完垃圾后,关闭上单板,把收集的垃圾挤压成小块,再打开下挡板,将垃圾块放入车厢内部,可以大量节省车厢内部的空间,防止车厢因空间容量不足多次往返垃圾倾倒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废弃物的环保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口涌向城市,随之带来的是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其中垃圾回收车在处理垃圾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垃圾回收车包括液压装置、打包装置、内设机械提醒装置等,可以将收集好的垃圾进行倾倒、压缩和运输至垃圾处理站点。它通过不同的机械设备实现对垃圾的处理。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当侧装垃圾车在倾倒路边垃圾桶的垃圾时,遇到一些体积较大、较碎的垃圾,会导致车内空间快速填充、从而导致车内容量达不到指定实际标注,还需要多次运输才能将指定点位清理的垃圾回收完成,进而造成工作量相应增加,清理效率底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废弃物的环保运输设备,对倒入车厢内部的垃圾,通过各个挡板的配合进行挤压、并过滤其中的废水,来实现对车厢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避免因为车厢内空间不足多次往返垃圾回收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废弃物的环保运输设备,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外部安装有垃圾桶抬升装置,所述垃圾桶抬升装置底部连接有垃圾桶,所述车厢内部安装有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上方设置有垃圾挡板,所述压缩装置内部安装有前挡板伸缩杆,所述前挡板伸缩杆上方安装有上挡板伸缩杆,所述前挡板伸缩杆下方安装有下挡板伸缩杆,所述压缩装置内设置有挡板机构,所述挡板机构上端安装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两侧开有上挡板槽,所述上挡板左边连接有左挡板,所述上挡板右边连接有右挡板,所述右挡板下端连接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前方安装有前挡板,所述下挡板后方安装有后挡板。通过打开上挡板,让垃圾进入挡板内部,前挡板伸缩杆推动前挡板往前运动,使前挡板对内部的垃圾进行挤压,挤压完成后下挡板打开,将挤压完成的垃圾放入车厢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挡板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下挡板条形孔,所述下挡板两侧开有下挡板槽。通过下挡板槽来实现下挡板与左、右两个挡板的滑动连接,上挡板也是如此,下挡板所开设的条形孔,可以在进行压缩工作时让垃圾中的液体能够往下渗漏,避免液体影响挤压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厢后端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车厢后端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内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下端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下端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两端上连接有复数根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开设有复数个出水口。通过外置一个水箱,不影响车厢内的容量。加压泵可以对水箱流出的水进行加压,待到出水口时,水的流速很快,可以更方便的冲洗残留垃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厢下端设置有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内设置有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底板内部贯穿有复数个底板孔,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下端设置有废水收集机构。地板上所设置的地板空孔直径为,目的是让从挤压装置中漏下的水穿过车厢内部,以及排出残留在垃圾中的液体至底部的废水收集装置,防止车厢内部有大量的水堆积导致车厢发臭、生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绵,未经林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4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